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页
    1.2 太阳能光伏发展状况与趋势第9-11页
        1.2.1 太阳能光伏简介第10页
        1.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利用第10页
        1.2.3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利弊第10-11页
    1.3 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第11-12页
        1.3.1 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第11-12页
        1.3.2 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第12页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与原理第14-20页
    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运行方式第14页
        2.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4页
        2.1.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运行方式第14页
    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第14-15页
    2.3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第15-17页
    2.4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第17-18页
    2.5 联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第18-19页
    2.6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第20-34页
    3.1 蓄电池第20-25页
        3.1.1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0-21页
        3.1.2 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第21-23页
        3.1.3 电气设备间环境温度的计算第23-24页
        3.1.4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第24-25页
    3.2 DC-DC直流变换电路第25-31页
        3.2.1 Buck电路第25页
        3.2.2 Buck电路的参数计算及模型仿真第25-27页
        3.2.3 Boost电路第27-29页
        3.2.4 Boost电路的参数及建模仿真第29-31页
    3.3 光伏逆变电路第31-32页
    3.4 汇流箱及交流低压柜第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光伏电池及特性第34-51页
    4.1 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概述及种类第34页
    4.2 光伏电池的基本原理及输出特性第34-35页
    4.3 光伏电池的理论模型第35-36页
    4.4 光伏电简化的数学模型第36-37页
    4.5 光伏电池的建模第37-41页
        4.5.1 光照强度对光伏组件输出的影响第39-40页
        4.5.2 温度对光伏组件输出的影响第40-41页
    4.6 光伏电池的选型及发电量计算第41-43页
        4.6.1 光伏阵列设计第41-42页
        4.6.2 光伏电池组的发电量第42-43页
    4.7 最大功率点跟踪第43-47页
        4.7.1 最大功率点第43页
        4.7.2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第43-47页
    4.8 基于BOOST变换电路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第47-50页
    4.9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玉树县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第51-62页
    5.1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设计第51-55页
        5.1.1 项目区的气候条件第51页
        5.1.2 光伏电站的设备配置第51-52页
        5.1.3 太阳能电池方阵和蓄电池容量的设计第52-55页
    5.2 控制器的选型及设计第55页
    5.3 逆变器的选型第55-56页
    5.4 汇流箱(盒)的选型和交流低压柜的选型第56-57页
    5.5 20KW独立光伏电站接线原理图及配置第57-60页
        5.5.1 20KW独立光伏电站接线原理图第57页
        5.5.2 20kW独立光伏电站主要配置表第57-58页
        5.5.3 光伏逆控一体机第58-60页
    5.6 电缆的选型第60页
    5.7 接地防雷施工方案第60-61页
    5.8 接地安装第61页
    5.9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的合成及其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