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桥梁颤振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流动控制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主动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被动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14-16页 |
第2章 桥梁主梁断面绕流流场特性分析 | 第16-37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 | 第16-22页 |
2.2.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16-18页 |
2.2.2 FLUENT中常用湍流模型 | 第18-22页 |
2.3 实桥模型绕流流场数值模拟 | 第22-29页 |
2.3.1 计算模型选取及参数设置 | 第22-24页 |
2.3.2 无关性验证 | 第24-29页 |
2.4 缩尺模型绕流流场数值模拟 | 第29-36页 |
2.4.1 计算模型选择及参数设置 | 第29-30页 |
2.4.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及模型选取 | 第30-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桥梁主梁断面颤振的CFD数值模拟 | 第37-64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8-41页 |
3.2.1 分状态强迫振动法 | 第38-40页 |
3.2.2 直接计算法 | 第40-41页 |
3.3 桥梁主梁断面颤振数值计算 | 第41-53页 |
3.3.1 强迫振动法确定颤振临界风速 | 第41-47页 |
3.3.2 直接计算法颤振现象数值计算 | 第47-53页 |
3.4 桥梁主梁断面软颤振数值计算 | 第53-60页 |
3.4.1 苏通大桥软颤振直接计算 | 第53-55页 |
3.4.2 桃花峪黄河大桥软颤振直接计算 | 第55-60页 |
3.5 不同方法所得颤振临界风速对比 | 第60-61页 |
3.6 基于可视化流场特征分析 | 第61-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抑制桥梁主梁断面颤振的主/被动吹、吸气控制 | 第64-82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数值计算模型 | 第64-66页 |
4.3 被动吹、吸气流动控制数值计算 | 第66-73页 |
4.3.1 气动力及响应特性控制前后对比分析 | 第66-71页 |
4.3.2 静止状态下流场特性控制前后对比分析 | 第71-73页 |
4.4 主动吹、吸气流动控制数值计算 | 第73-78页 |
4.4.1 均匀吹、吸气控制前后对比分析 | 第73-75页 |
4.4.2 不同速度分布吹、吸气控制前后对比分析 | 第75-78页 |
4.5 基于可视化流场特征分析 | 第78-80页 |
4.5.1 被动吹、吸气控制前后对比分析 | 第78-79页 |
4.5.2 主动吹、吸气控制前后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