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泉州生态市建设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述评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述评第11-13页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理论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2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生态城市概念界定及与生态文明的相互关系第17-24页
    2.1 生态城市概念及特征第17-18页
        2.1.1 生态城市的概念第17-18页
        2.1.2 生态城市的特征第18页
    2.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第18-22页
        2.2.1 起步阶段第18-19页
        2.2.2 推进阶段第19-20页
        2.2.3 提升阶段第20-22页
    2.3 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的相互关系第22-24页
        2.3.1 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价值导向第22页
        2.3.2 生态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第22-24页
第3章 泉州生态市建设的现状分析第24-61页
    3.1 泉州生态市建设的背景和基础第24-25页
        3.1.1 背景第24页
        3.1.2 基础第24-25页
    3.2 泉州生态市建设的规划及其初步成效第25-39页
        3.2.1 整体规划第25页
        3.2.2 具体措施第25-33页
        3.2.3 初步成效第33-39页
    3.3 泉州生态市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第39-55页
        3.3.1 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性转变第39-43页
        3.3.2 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使城市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第43-49页
        3.3.3 污染减排面临压力较大第49-53页
        3.3.4 城乡人居生态建设有待加强第53-54页
        3.3.5 闽南生态文化底蕴需挖掘提升第54-55页
    3.4 泉州生态市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的原因剖析第55-61页
        3.4.1 思想认识方面第55-57页
        3.4.2 体制机制方面第57-58页
        3.4.3 立法执法方面第58-59页
        3.4.4 投入保障方面第59-61页
第4章 国内外其它生态市建设的典型经验第61-67页
    4.1 国内生态市建设的典型经验第61-65页
        4.1.1 省内厦门市、福州市生态市建设典型经验第61-63页
        4.1.2 省外扬州市、杭州市生态市建设典型经验第63-65页
        4.1.3 启示第65页
    4.2 国外生态市建设的典型经验第65-67页
        4.2.1 美国生态市建设典型经验第65页
        4.2.2 德国生态市建设典型经验第65-66页
        4.2.3 启示第66-67页
第5章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泉州生态市建设优化建议第67-77页
    5.1 建设理念上: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理念转换第67-69页
        5.1.1 传统工业文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弊端第67-68页
        5.1.2 生态文明:泉州市生态市建设的基本理念第68-69页
    5.2 具体措施上:多元主体合作与互动第69-77页
        5.2.1 政府层面上第69-74页
        5.2.2 企业层面上第74-75页
        5.2.3 公众(社会)层面上第75-77页
第6章 结语第77-78页
    6.1 研究结论第77页
    6.2 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龄前儿童益智产品设计研究
下一篇:国内能源相对价格对我国碳排放量的作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