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光纤传感原位液相吸附/解吸的测定方法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液相吸附第10-17页
        1.1.1 吸附的发展第10页
        1.1.2 吸附的原理第10-11页
        1.1.3 原位吸附现状第11-15页
            1.1.3.1 原位气相吸附第11-12页
            1.1.3.2 原位液相吸附第12-15页
        1.1.4 吸附热力学第15页
        1.1.5 低温吸附第15-16页
        1.1.6 混合组分溶质吸附第16-17页
    1.2 黄酮类化合物第17页
    1.3 大孔吸附树脂第17-18页
    1.4 光纤传感技术第18-20页
    1.5 化学计量学第20-21页
    1.6 系统的搭建及方法的优点第21-22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光纤传感原位检测方法在大孔树脂对芦丁吸附中的应用第24-34页
    2.1 前言第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2.1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第24-25页
        2.2.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2.2.1 树脂的预处理第25页
            2.2.2.2 芦丁标准溶液的制备第25页
            2.2.2.3 系统参数设定和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5-26页
        2.2.3 吸附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第26-27页
            2.2.3.1 原位吸附动力学第26页
            2.2.3.2 解吸率的测定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2.3.1 标准曲线第27页
        2.3.2 尼龙膜的影响第27-28页
        2.3.3 重复性考察第28-29页
        2.3.4 原位液相吸附方法与传统液相吸附方法的对比第29-30页
        2.3.5 原位吸附动力学第30-31页
        2.3.6 吸附量和解吸率第31页
        2.3.7 吸附动力学拟合第31-33页
    2.4 结论第33-34页
第三章 光纤传感原位吸附系统用于大孔树脂对芦丁的吸附热力学检测第34-43页
    3.1 前言第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4页
        3.2.2 系统配置和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4-35页
        3.2.3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3.3.1 标准曲线第35-36页
        3.3.2 吸附动力学第36-38页
        3.3.3 吸附热力学第38-42页
            3.3.3.1 吸附等温曲线第38-40页
            3.3.3.2 热力学参数第40-42页
    3.4 结论第42-43页
第四章 基于光纤传感以大孔树脂对AO的吸附为模型进行低温液相吸附研究第43-53页
    4.1 前言第43页
    4.2 实验部分第43-45页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3-44页
            4.2.1.1 实验仪器第43-44页
            4.2.1.2 实验试剂第44页
        4.2.2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44页
        4.2.3 吸附实验第44-45页
            4.2.3.1 常温下树脂对AO的吸附第44页
            4.2.3.2 低温吸附实验第44-4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4.3.1 不同溶剂的标准曲线第45-46页
        4.3.2 常温下树脂对AO的吸附第46页
        4.3.3 吸附剂的筛选第46-47页
        4.3.4 溶剂的考察第47-48页
        4.3.5 温度影响第48-49页
        4.3.6 吸附热力学第49-52页
            4.3.6.1 等温吸附模型第49-51页
            4.3.6.2 热力学参数:△H、△G、△S第51-52页
    4.4 结论第52-53页
第五章 化学计量学-分光光度法进行芦丁和槲皮素双组分的吸附方法研究第53-61页
    5.1 前言第53-54页
    5.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5.2.1 实验仪器第54页
        5.2.2 实验试剂第54页
        5.2.3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第54页
        5.2.4 双组分吸附实验第54-5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5-60页
        5.3.1 芦丁和槲皮素的紫外吸收曲线第55页
        5.3.2 加和性考察及检测波长区间的选择第55-56页
        5.3.3 计量学模型的建立第56页
        5.3.4 大孔树脂对芦丁和槲皮素的吸附实验第56-60页
            5.3.4.1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6-57页
            5.3.4.2 吸附动力学第57-60页
    5.4 结论第60-61页
全文总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1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水溶剂中酶催化立体选择性酯化芳基丙酸类对映体研究
下一篇: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多重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