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企业债信用评级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 ·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 | 第9-10页 |
| ·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评级 | 第10-11页 |
|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 ·国外企业债券评级方法的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国内企业债券评级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 ·国内外主要评级机构的指标体系 | 第17-19页 |
| ·国外主要评级机构的指标体系 | 第17-18页 |
| ·国内主要评级机构的指标体系 | 第18-19页 |
|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 ·系统论 | 第20-22页 |
| 第3章 研究方法及指标的初步选取 | 第22-32页 |
|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因子分析 | 第22-23页 |
| ·聚类分析 | 第23-24页 |
| ·指标的初步选取 | 第24-32页 |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2-34页 |
|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 | 第32页 |
| ·基本假设 | 第32-34页 |
| 第5章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34-46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34页 |
| ·因子分析 | 第34-41页 |
| ·数据检验 | 第34-35页 |
| ·提取主成分 | 第35-37页 |
| ·主因子的命名解释及权重计算 | 第37-39页 |
| ·计算因子低分和样本综合得分 | 第39-41页 |
| ·聚类分析 | 第41-45页 |
| ·与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对比 | 第45-4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6-48页 |
| ·研究结果 | 第46页 |
| ·本文贡献及不足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 附录一 企业债发行主体的财务数据 | 第50-52页 |
| 附录二 各指标相关系数 | 第52-55页 |
| 附录三 2008年、2009年各企业债评级结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