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概述 | 第14-26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IP编址与最长前缀匹配 | 第14-17页 |
2.2.1 IP编址方式 | 第14-16页 |
2.2.2 最长前缀匹配 | 第16-17页 |
2.3 常用IP匹配算法 | 第17-23页 |
2.3.1 基于Trie树的算法 | 第18-21页 |
2.3.2 基于二分查找的算法 | 第21-23页 |
2.3.3 基于TCAM的算法 | 第23页 |
2.4 IP匹配算法性能评价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改进优先级TRIE树的IPV4匹配算法 | 第26-43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优先级TRIE树概述 | 第26-29页 |
3.2.1 优先级Trie树查找过程分析 | 第28页 |
3.2.2 优先级Trie树更新过程分析 | 第28-29页 |
3.3 B*和优先级TRIE树相结合的算法 | 第29-38页 |
3.3.1 算法结构描述 | 第29-32页 |
3.3.2 实时更新和查找算法 | 第32-38页 |
3.4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38-42页 |
3.4.1 实验环境 | 第38页 |
3.4.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流水并行模型的IPV6匹配算法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基于TCAM的并行算法 | 第43-44页 |
4.3 基于流水并行模型的匹配算法 | 第44-51页 |
4.3.1 流水并行模型的分割方法 | 第46-47页 |
4.3.2 流水并行模型中分割方法的正确性 | 第47-50页 |
4.3.3 流水并行模型的查找及更新算法 | 第50-51页 |
4.4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4.4.1 实验环境 | 第51页 |
4.4.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