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

特殊取向Nd:YAG/Cr4+:YAG晶体激光特性及放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特殊取向 YAG 基质晶体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激光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特殊取向 Cr~(4+):YAG 晶体饱和吸收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Nd:YAG/Cr~(4+):YAG 被动调 Q 激光器及板条激光放大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5页
        1.3.1 Nd:YAG/Cr~(4+):YAG 被动调 Q 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板条激光放大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5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5-27页
        1.4.1 论文研究目标第25页
        1.4.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第25-26页
        1.4.3 论文结构第26-27页
第2章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棒热致双折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第27-59页
    2.1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棒热致双折射的理论计算第27-40页
        2.1.1 [111]切割方向 Nd:YAG 晶体棒热致双折射的理论计算第30-36页
        2.1.2 [100]切割方向 Nd:YAG 晶体棒热致双折射的理论计算第36-38页
        2.1.3 [110]切割方向 Nd:YAG 晶体棒热致双折射的理论计算第38-40页
    2.2 Nd:YAG 晶体应变矩阵元素的理论计算第40-43页
    2.3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棒热致双折射与初始偏振方向的关系分析第43-45页
    2.4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棒热退偏的理论计算第45-47页
    2.5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棒热退偏的理论模拟及分析第47-54页
        2.5.1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棒热致双折射的理论模拟及分析第47-49页
        2.5.2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棒热退偏与激光半径关系的理论分析第49-52页
        2.5.3 特殊取向 Nd:YAG 晶体棒不同偏振方向下热退偏的理论模拟第52-54页
    2.6 [111]和[100]切割方向 Nd:YAG 晶体棒热退偏实验研究第54-57页
    2.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3章 特殊取向 Nd:YAG 板条热致双折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第59-83页
    3.1 特殊取向 Nd:YAG 板条热致双折射的理论分析第59-74页
        3.1.1 [111]切割方向 Nd:YAG 板条热致双折射的理论计算第60-66页
        3.1.2 [100]切割方向 Nd:YAG 板条热致双折射的理论计算第66-69页
        3.1.3 [110]切割方向 Nd:YAG 板条热致双折射的理论计算第69-74页
    3.2 Nd:YAG 板条温度梯度和热应力的理论分析第74-75页
        3.2.1 Nd:YAG 板条温度梯度效应的理论分析第74页
        3.2.2 Nd:YAG 板条热应力的理论分析第74-75页
    3.3 特殊取向 Nd:YAG 板条热致双折射的理论模拟及分析第75-77页
    3.4 [111]和[100]切割方向 Nd:YAG 板条激光器自偏振输出实验研究第77-81页
    3.5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4章 特殊取向 Nd:YAG/Cr~(4+):YAG 被动调 Q 激光器的研究第83-119页
    4.1 Cr~(4+):YAG 被动调 Q 理论研究第83-91页
        4.1.1 Cr~(4+):YAG 被动调 Q 机理研究第83-87页
        4.1.2 Cr~(4+):YAG 被动调 Q 脉冲输出稳定性的研究第87-90页
        4.1.3 Cr~(4+):YAG 被动调 Q 偏振输出稳定性的研究第90-91页
    4.2 Nd:YAG/Cr~(4+):YAG 被动调 Q 激光器的实验研究第91-118页
        4.2.1 增益预泵浦技术的研究第91-99页
        4.2.2 耦合输出镜反射率对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第99-103页
        4.2.3 偏振输出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第103-105页
        4.2.4 [111]和[100]切割方向 Nd:YAG 晶体棒被动调 Q 实验研究第105-118页
    4.3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5章 板条激光放大器第119-156页
    5.1 板条激光放大器结构选择与设计第119-126页
        5.1.1 板条激光放大器结构选择第119页
        5.1.2 板条激光放大器激光晶体选择第119-121页
        5.1.3 板条激光放大器的增益第121-122页
        5.1.4 ASE 效应对板条尺寸的限制第122-123页
        5.1.5 热应力对板条晶体尺寸的限制第123-125页
        5.1.6 板条几何参数设计第125-126页
    5.2 板条导热模型和晶体内的温度场第126-137页
        5.2.1 侧面泵浦结构导热模型及其温度场第126-127页
        5.2.2 方程的解第127-128页
        5.2.3 热流方程第128页
        5.2.4 热透镜效应理论模型第128-130页
        5.2.5 板条泵浦端面的形变第130页
        5.2.6 板条晶体中温度梯度分布理论模拟第130-134页
        5.2.7 热焦距理论计算及测量第134-137页
    5.3 掠入射板条激光放大器实验研究第137-155页
        5.3.1 半导体泵浦源第137-138页
        5.3.2 行波激光放大器结构第138-139页
        5.3.3 掠入射板条激光放大器实验研究第139-155页
    5.4 本章小结第155-156页
结论第156-158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158-160页
附录 Nd:YAG 和 Nd:YVO_4晶体材料性质及参数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70-174页
致谢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
下一篇:城市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分析及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