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输需求的区域公路网络可达性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公路网评价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公路网络系统功能的研究 | 第15-17页 |
·可达性研究的概述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运输需求及可达性基本理论 | 第20-29页 |
·运输需求理论 | 第20-23页 |
·运输需求的内涵 | 第20-21页 |
·运输需求包含的要素 | 第21-22页 |
·运输需求基本特性分析 | 第22页 |
·运输需求的品质 | 第22-23页 |
·可达性的内涵和评价方法 | 第23-28页 |
·可达性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 第23-25页 |
·可达性相关概念及含义界定 | 第25-26页 |
·可达性度量方法的回顾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区域公路网及其可达性分析 | 第29-38页 |
·区域公路网的功能结构 | 第29-34页 |
·区域公路网的特征 | 第29-30页 |
·区域公路网的层次 | 第30-31页 |
·区域公路网的功能分类 | 第31-34页 |
·区域公路网可达性分析 | 第34-37页 |
·区域运输需求的产生 | 第34-35页 |
·交通节点分析 | 第35-36页 |
·区域公路网可达性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运输需求的区域公路网可达性评价理论 | 第38-52页 |
·区域公路网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 第38-42页 |
·运输需求对可达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节点层次对路网可达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节点重要程度对路网可达性的影响 | 第41页 |
·路网的公路等级对可达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区域公路网可达性的评价方法 | 第42-43页 |
·可达性指标建立的总体思路 | 第42-43页 |
·新指标中各影响因素的处理方案 | 第43页 |
·基于运输需求的区域路网可达性指标的建立 | 第43-50页 |
·地级市节点间的可达性评价指标 | 第44-46页 |
·地级市与县乡节点间的可达性评价指标 | 第46-47页 |
·县乡节点间的可达性评价指标 | 第47-48页 |
·区域路网节点可达性评价指标 | 第48-50页 |
·区域公路网络可达性评价指标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52-53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