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论易卜生诗歌中易卜生的精神世界与精神形态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0页
绪论第10-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国内的易卜生诗歌研究第13-16页
        2、国外的易卜生诗歌研究第16页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相关概念第16-18页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8-19页
第1章 早期:探视内在灵魂第19-34页
    1.1 人世体验:爱情与婚姻的二元对立第19-23页
        1.1.1 爱情中的敏感心绪第19-21页
        1.1.2 爱情:神圣的诗第21-22页
        1.1.3 婚姻:滑稽的散文第22-23页
    1.2 梦幻:心理落差的补偿第23-25页
        1.2.1 梦幻:逃离现实世界第23-24页
        1.2.2 梦幻:抒写心中理想第24-25页
    1.3 审视灵魂的两面:阴暗邪恶与真诚善良第25-32页
        1.3.1 审视灵魂的阴暗邪恶第25-29页
        1.3.2 追寻灵魂的真诚与善良第29-32页
    1.4 易卜生的精神形态:主体精神的局限性与全景展示第32-34页
第2章 追寻理想人生第34-43页
    2.1 痛苦的人生记忆与执着的人生信念第34-38页
        2.1.1 痛苦的人生记忆第34-36页
        2.1.2 执着的人生信念第36-38页
    2.2 精神的贵族与诗意的人生第38-43页
        2.2.1 精神贵族的渴望第38-40页
        2.2.2 诗意人生的追寻第40-43页
第3章 思索人生:精神自由与世俗幸福第43-59页
    3.1 《在高原》与《泰尔耶·维根》:精神自由与世俗生活第43-49页
        3.1.1 《在高原》:精神自由的追寻与世俗生活的弃绝第43-46页
        3.1.2 《泰尔耶·维根》:世俗生活幸福的获得与丧失第46-49页
    3.2 从精神自由到世俗生活第49-54页
        3.2.1 《在高原》:对追寻精神自由的质疑第49-51页
        3.2.2 《泰尔耶·维根》:世俗幸福的重新获得第51-52页
        3.2.3 从精神自由到世俗生活第52-54页
    3.3 《在高原》:追寻精神自由的探源第54-57页
        3.3.1 极端的“个人主义”第54-56页
        3.3.2 现实处境的羁绊第56-57页
    3.4 易卜生的精神形态:主体精神的节制与象征第57-59页
第4章 观察民族与世界第59-70页
    4.1 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第59-65页
        4.1.1 浓郁的民族情感第59-61页
        4.1.2 双重的民族观念:“挪威人”与“斯堪的纳维亚人”第61-65页
    4.2 对世界问题的关注第65-68页
        4.2.1 批判邪恶与黑暗第65-66页
        4.2.2 呼唤世界精神革命第66-68页
    4.3 易卜生的精神形态:主体精神的薄弱与缺失第68-70页
结语第70-73页
    1 易卜生诗歌中的易卜生三个精神维度第70页
    2 易卜生诗歌中易卜生的精神形态第70-71页
    3 易卜生诗歌艺术成就第71-72页
    4 易卜生的诗学观念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陈香梅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1980-2000)
下一篇:一种南极真菌来源的ETP类化合物HDN-1抗白血病作用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