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数字电路论文

一种单片集成的精密士10V电压基准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2页
    1.1 高精密电压基准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第10页
    1.2 本文主要工作第10-11页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1-12页
第二章 高精密电压基准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第12-23页
    2.1 电压基准的主要结构第12-13页
    2.2 电压基准的主要参数介绍第13-15页
    2.3 电压基准的实现方式第15-21页
        2.3.1 齐纳基准第15-17页
        2.3.2 带隙基准第17-20页
        2.3.3 其它类型基准第20-21页
    2.4 各类电压基准优缺点对比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正负基准结构实现第23-29页
    3.1 模拟集成电路工艺选择第23页
    3.2 电压基准实现结构确认第23-25页
    3.3 内部基准实现方式确认第25-27页
        3.3.1 齐纳基准实现方案第25-27页
        3.3.2 带隙基准实现方案第27页
    3.4 线路结构确认第27-28页
    3.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基于双极型工艺的带隙基准核心功能单元实现第29-44页
    4.1 标准双极型模拟集成电路工艺简介第29-31页
        4.1.1 标准双极型模拟集成工艺主要特点第29-30页
        4.1.2 基于标准双极工艺电路设计注意事项第30-31页
    4.2 集成电压基准中双极型电流源的实现第31-36页
        4.2.1 双极型PTAT电流源第32页
        4.2.2 自偏置双极型PTAT电流源第32-33页
        4.2.3 双极型CTAT电流源第33-34页
        4.2.4 自偏置双极型CTAT电流源第34-35页
        4.2.5 PTAT2电流源第35-36页
    4.3 电压源的实现第36-43页
        4.3.1 带隙基准的二阶曲率补偿技术第36-38页
        4.3.2 几种二阶曲率补偿线路的主要实现方式第38-43页
            4.3.2.1 利用不同电阻温度系数差异的曲率补偿第38-39页
            4.3.2.2 二极管补偿第39-40页
            4.3.2.3 增益补偿(Β COMPENSATION)第40-41页
            4.3.2.4 非线性匹配补偿第41-42页
            4.3.2.5 带隙基准曲率补偿结构对比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正负基准电路工程化实现第44-64页
    5.1 总体设计方案确认第44页
    5.2 内部核心基准单元的实现第44-53页
        5.2.1 内部+10V电压基准总体结构实现第44-46页
        5.2.2 内部+10V电压基准的线路实现第46-52页
            5.2.2.1 +10V电压基准的总体线路实现第46-47页
            5.2.2.2 内部核心带隙基准核的实现第47-51页
            5.2.2.3 内部其它功能单元的实现第51-52页
        5.2.3 电路仿真分析第52-53页
    5.3 内部运算放大器单元的实现第53-58页
        5.3.1 内部运算放大器指标确认第53-55页
        5.3.2 内部运算放大器设计第55-58页
            5.3.2.1 内部运算放大器线路结构设计第55-56页
            5.3.2.2 内部运算放大器线路实现第56-58页
        5.3.3 电路仿真分析第58页
    5.4 线路总体仿真情况第58-60页
    5.5 版图及修调设计第60-63页
        5.5.1 版图设计第60-62页
            5.5.1.1 版图设计及工艺控制中影响电压基准精度的主要因素第60-62页
        5.5.2 修调设计第62-63页
    5.6 流片及测试情况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使用LiNbO3作为栅介质层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研制
下一篇:一款低功耗抗干扰的PIR探测控制芯片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