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三、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15页 |
四、论文章节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阴柔”概念的生成与演变 | 第17-23页 |
第一节 从“阴”到“阴柔” | 第17-21页 |
第二节 姚鼐之“天地精英,阴阳刚柔之发”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阴柔审美特性表现 | 第23-36页 |
第一节 文学之“柔” | 第23-27页 |
第二节 中国戏曲阴柔化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君子温润如“玉” | 第28-32页 |
第四节 宗教信仰中的“柔”性 | 第32-36页 |
第三章 中国审美阴柔化的原因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南方江浙文化重心影响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中国思维的女性化偏向 | 第38-41页 |
第三节 柔“儒”与柔“道”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女神崇拜对于中国传统审美的影响 | 第44-54页 |
第一节 女神崇拜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女娲——创世女神崇拜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女神崇拜对中国传统审美倾向的影响 | 第47-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