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页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农地发展权与征地补偿标准的关系 | 第20-30页 |
2.1 农地发展权 | 第20-24页 |
2.1.1 土地发展权 | 第20-22页 |
2.1.2 农地发展权的概念及特征 | 第22-23页 |
2.1.3 农地发展权制度 | 第23-24页 |
2.2 征地补偿 | 第24-27页 |
2.2.1 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 | 第24-25页 |
2.2.2 征地补偿及原则 | 第25-26页 |
2.2.3 征地补偿标准 | 第26-27页 |
2.3 农地发展权与征地补偿标准的关系 | 第27-30页 |
2.3.1 产权理论是征地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2.3.2 农地产权制度是征地补偿标准的法律基础 | 第28-29页 |
2.3.3 农地发展权的内容对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具有关键性意义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度现状分析 | 第30-43页 |
3.1 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度变迁 | 第30-33页 |
3.1.1 公平合理市价(1949—1953年) | 第30页 |
3.1.2 年产值倍数法(1954-2000年) | 第30-32页 |
3.1.3 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2001年至今) | 第32-33页 |
3.2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与过程 | 第33-39页 |
3.2.1 统一年产值标准的测算 | 第33-36页 |
3.2.2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 | 第36-39页 |
3.3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度缺陷 | 第39-43页 |
3.3.1 囿于土地原有用途和年产值倍数进行补偿的旧思路 | 第40页 |
3.3.2 征地补偿标准未考虑土地增值收益 | 第40-42页 |
3.3.3 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农地发展权不同归属下的征地经济学分析 | 第43-57页 |
4.1 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分析 | 第43-50页 |
4.1.1 农地发展权的价值内涵 | 第43-44页 |
4.1.2 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形成机理 | 第44-46页 |
4.1.3 农地发展权价格评估的原理 | 第46-47页 |
4.1.4 农地发展权的归属 | 第47-50页 |
4.2 农地发展权不同归属下农地征收模式 | 第50-54页 |
4.2.1 农地发展权缺失的我国农地征收模式 | 第50-51页 |
4.2.2 农民拥有可自由交易农地发展权的农地征收模式 | 第51-52页 |
4.2.3 国家与农民共享农地发展权的农地征收模式 | 第52-54页 |
4.3 基于农地征收的农地发展权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 第54-57页 |
4.3.1 限制滥用征地权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54页 |
4.3.2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需要 | 第54-55页 |
4.3.3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 第55-56页 |
4.3.4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需要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征地补偿标准构建 | 第57-68页 |
5.1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 | 第57-59页 |
5.2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征地补偿标准的理论测算 | 第59-64页 |
5.2.1 农地用途经济价值的理论测算 | 第59-60页 |
5.2.2 农地社会保障价值的理论测算 | 第60-62页 |
5.2.3 农地实体发展权价值的理论测算 | 第62-64页 |
5.3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征地补偿标准的应用——以防城港市为例 | 第64-68页 |
5.3.1 防城港市概况 | 第64页 |
5.3.2 农地用途经济价值的估算 | 第64-65页 |
5.3.3 农地社会保障价值的估算 | 第65-66页 |
5.3.4 农地实体发展权的价值估算 | 第66-68页 |
结束语 | 第68-70页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8页 |
二、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