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式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工作机理及效果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真空预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的发展 | 第16-18页 |
1.2.2 真空预压法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直排式真空预压法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研究不足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加固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9页 |
2.1 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分析 | 第23-24页 |
2.2 真空预压法加固机理分析 | 第24-25页 |
2.3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异同比较和分析 | 第25-26页 |
2.4 直排式真空预压与常规真空预压的异同 | 第26-27页 |
2.5 直排式真空预压法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7-28页 |
2.5.1 竖向排水通道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27页 |
2.5.2 加固区密封性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2.6 小结 | 第28-29页 |
3 北方某港口直排式真空预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29-53页 |
3.1 试验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9-30页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0-35页 |
3.2.1 试验区位置 | 第30页 |
3.2.2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 第30-31页 |
3.2.3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1-34页 |
3.2.4 监测项目的布置 | 第34-35页 |
3.3 真空预压试验监测结果分析 | 第35-46页 |
3.3.1 地表沉降 | 第35-39页 |
3.3.2 分层沉降 | 第39-42页 |
3.3.3 孔隙水压力 | 第42-44页 |
3.3.4 地下水位 | 第44-45页 |
3.3.5 排水板内真空度 | 第45-46页 |
3.4 试验区加固后检验 | 第46-51页 |
3.4.1 检测项目的设置 | 第46-47页 |
3.4.2 检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47-51页 |
3.5 真空预压现场试验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3.6 小结 | 第52-53页 |
4 直排式真空预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53-71页 |
4.1 比奥固结理论 | 第53-57页 |
4.1.1 平衡方程 | 第53-54页 |
4.1.2 有效应力原理 | 第54-55页 |
4.1.3 本构方程 | 第55页 |
4.1.4 几何方程 | 第55-56页 |
4.1.5 连续性方程 | 第56页 |
4.1.6 固结微分方程 | 第56-57页 |
4.2 模型参数及其简化研究 | 第57-61页 |
4.2.1 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处理方式 | 第57-60页 |
4.2.2 真空荷载的处理 | 第60页 |
4.2.3 本构模型的选择 | 第60-61页 |
4.3 模型建立 | 第61-65页 |
4.3.1 计算模型的拟定 | 第61-62页 |
4.3.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62页 |
4.3.3 网格划分 | 第62页 |
4.3.4 土层参数 | 第62-63页 |
4.3.5 塑料排水板的简化 | 第63页 |
4.3.6 荷载施加 | 第63-65页 |
4.4 模型验证 | 第65-69页 |
4.4.1 竖向沉降 | 第65-67页 |
4.4.2 水平位移 | 第67-68页 |
4.4.3 孔隙水压力 | 第68-69页 |
4.5 小结 | 第69-71页 |
5 直排式真空预压法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 第71-77页 |
5.1 直排式真空预压的评价标准 | 第71页 |
5.2 不同模型设计参数的选取 | 第71-72页 |
5.3 真空荷载大小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5.4 排水板打设深度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73-74页 |
5.5 排水板打设间距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 | 第74-76页 |
5.6 小结 | 第76-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