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论文--水库泥沙论文

汾河水库二维泥沙冲淤模拟与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概述第13-23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0页
        1.2.1 水库水动力数值研究第14-16页
        1.2.2 水库泥沙数学模型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二章 水库水沙运动基本方程及淤积形态第23-31页
    2.1 水库水流特性第23页
    2.2 水沙运动基本方程第23-29页
        2.2.1 三维浅水方程第23-25页
        2.2.2 二维浅水方程第25-26页
        2.2.3 泥沙运动基本方程第26-29页
    2.3 水库泥沙淤积形态第29-31页
        2.3.1 库区纵剖面泥沙淤积第29页
        2.3.2 库区横断面泥沙淤积第29-31页
第三章 水库水动力-泥沙输移模型的建立第31-45页
    3.1 水动力模型(Hydrodynamic Model)第31-38页
        3.1.1 模型的定义第31-32页
        3.1.2 数值解法第32-33页
        3.1.3 网格的建立第33-34页
        3.1.4 主要参数第34-36页
        3.1.5 定解条件第36-38页
        3.1.6 结果文件输出第38页
    3.2 输沙模型(Sand Transport Model)第38-45页
        3.2.1 模型的定义第38-40页
        3.2.2 模型所用方程第40-41页
        3.2.3 主要参数第41-43页
        3.2.4 定解条件第43-44页
        3.2.5 地貌第44页
        3.2.6 输出第44-45页
第四章 汾河水库泥沙冲淤研究第45-77页
    4.1 研究区域概况第45-47页
        4.1.1 地理位置第45-46页
        4.1.2 气候特点第46页
        4.1.3 泥沙特征第46-47页
    4.2 汾河水库水动力-泥沙输运耦合模型的建立第47-55页
        4.2.1 模拟区域范围确定第47页
        4.2.2 数值模拟网格系统第47-48页
        4.2.3 生成数值地形第48-49页
        4.2.5 汾河水库水动力-泥沙输运模拟定解条件第49-55页
    4.3 耦合模型率定与验证第55-57页
    4.4 水动力模拟及结果分析第57-59页
        4.4.1 数值模拟第57-59页
        4.4.2 结果分析第59页
    4.5 泥沙输运模拟及结果分析第59-68页
        4.5.1 数值模拟第59-68页
    4.6 水库1959年-2009年淤积状况模拟分析第68-72页
    4.7 2014年-2024年库区淤积预测第72-77页
第五章 汾河水库运用方式及排沙清淤第77-81页
    5.1 水库运用方式第77页
    5.2 水库泥沙防治第77-78页
    5.3 水库排沙清淤第78-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81-85页
    6.1 结论第81-83页
    6.2 建议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致谢第91-9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吡唑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下一篇:基于DSP&FPGA的地面电磁探测发射机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