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籍法论文--人权的国际保护论文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之引渡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一、引渡的概念分析与历史考证第9-11页
    (一) 引渡的概念分析第9-10页
    (二) 引渡的历史考证第10-11页
二、现代引渡制度的主要内容第11-19页
    (一) 引渡的主体第11页
    (二) 引渡的原则第11-17页
    (三) 引渡的依据第17页
    (四) 引渡的程序第17-19页
三、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第19-25页
    (一)放弃或者变通引渡问题上的“条约前置主义”第19-21页
        1、无双边条约和极个别情况下例外的引渡被允许第20页
        2、允许将多边公约或个案协议作为引渡合作的前提第20-21页
    (二)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受限制第21-22页
        1、恐怖主义犯罪非政治化第21页
        2、腐败犯罪非政治化倾向第21页
        3、国际犯罪的非政治化倾向第21-22页
    (三) “死刑不引渡”原则的日益刚性化第22页
        1、“死刑不引渡”的制约第22页
        2、“死刑不引渡”原则在国际条约及双边条约中的规定第22页
    (四) 本国国民引渡的限制不断放宽第22-24页
        1、允许一定条件下引渡本国国民第23页
        2、鼓励实行“先引渡后移管”和“或引渡或起诉”第23-24页
        3、向国际刑事法庭引渡本国国民已成为一种义务第24页
    (五) 鼓励运用简易引渡程序第24-25页
四、我国引渡立法与司法实践状况考察第25-33页
    (一) 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第25-26页
    (二) 我国《引渡法》的主要内容第26-29页
        1. 引渡的基本原则第26-27页
        2. 引渡的基本程序第27页
        3. 国际引渡条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的关系第27-28页
        4. 关于引渡的实践意义第28-29页
    (三) 我国引渡立法与实践存在问题第29-33页
        1. 双边引渡条约缺乏第29-30页
        2. 保留死刑制度的障碍第30-31页
        3. 提供支持引渡请求材料方面的不足第31-33页
五、完善我国引渡立法与实践的建议第33-43页
    (一) 关于引渡的原则第33-36页
        1. 关于“政治犯不引渡”原则与“死刑不引渡”原则第33-34页
        2. 关于“双重犯罪”原则第34-35页
        3. 关于“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和“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第35-36页
    (二) 关于引渡的程序第36-38页
    (三) 其它完善措施第38-43页
        1. 梳理相关法律间的关系第38-39页
        2. 引渡案件审查权的归属第39-41页
        3. 不断完善与外国的引渡合作关系第41-43页
结语第43页
注释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改变命运”—一项社会记忆研究
下一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