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N-取代的双吲哚马来酰亚胺在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1.2.1 N-链状取代的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 | 第12-16页 |
1.2.2 双吲哚马来酰亚胺大环类化合物 | 第16-21页 |
1.3 N-取代的双吲哚马来酰亚胺在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4 课题提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第二章 ArcyriarubinA 的合成研究 | 第32-41页 |
2.1 引言 | 第32-34页 |
2.1.1 马来酰亚胺环与吲哚环切断(Steglich 合成策略) | 第33页 |
2.1.2 马来酰亚胺环纵向切断(Faul 合成策略) | 第33-34页 |
2.1.3 马来酰亚胺环横向切断(Beller 合成策略) | 第34页 |
2.2 ArcyriarubinA 的大量合成 | 第34-37页 |
2.2.1 Steglich 合成策略合成 | 第34-36页 |
2.2.2 Faul 合成策略合成 | 第36-37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2.3.1 仪器与试剂 | 第37-38页 |
2.3.2 ArcyriarubinA 的制备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三章 ArcyriarubinA 的 N-选择性烷基化研究 | 第41-86页 |
3.1 引言 | 第41-44页 |
3.2 Arcyriarubin A 与正溴十二烷及溴化苄的选择性烷基化研究 | 第44-51页 |
3.3 Arcyriarubin A 吲哚部分 N’-单烷基化研究 | 第51-52页 |
3.4 Arcyriarubin A 吲哚部分 N’,N’’-双烷基化研究 | 第52-54页 |
3.5 Arcyriarubin AN,N’,N’’-三烷基化研究 | 第54-56页 |
3.6 GF 109203X 和 LY 333531 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 第56-61页 |
3.6.1 GF 109203X 的合成 | 第56-57页 |
3.6.2 LY 333531 类似物的合成 | 第57-61页 |
3.7 实验部分 | 第61-83页 |
3.7.1 仪器与试剂 | 第61页 |
3.7.2 双吲哚马来酰亚胺 N-烷基化物制备 | 第61-8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第四章 N-烷基化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的性质研究 | 第86-104页 |
4.1 引言 | 第86页 |
4.2 单晶结构分析 | 第86-91页 |
4.3 紫外-荧光光谱及量子产率分析 | 第91-97页 |
4.3.1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91-93页 |
4.3.2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第93-96页 |
4.3.3 荧光量子产率 | 第96-97页 |
4.4 TGA 和 DSC 热分析数据分析 | 第97-10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5页 |
5.1 结论 | 第104页 |
5.2 展望 | 第104-105页 |
研究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附图 | 第107-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