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北京地区生物试剂产业发展迅速 | 第10页 |
1.1.2 入境生物试剂全过程监管效率低下 | 第10-11页 |
1.1.3 共同配送是提高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生物试剂监管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共同配送问题研究 | 第14-15页 |
1.3.3 配送路径问题研究 | 第15-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基本理论与模型算法 | 第20-26页 |
2.1 生物试剂理论 | 第20-23页 |
2.1.1 生物试剂概念 | 第20页 |
2.1.2 生物试剂种类 | 第20-21页 |
2.1.3 生物试剂包装 | 第21-22页 |
2.1.4 生物试剂运输 | 第22-23页 |
2.2 共同配送和模型算法 | 第23-25页 |
2.2.1 共同配送 | 第23页 |
2.2.2 VRPTW模型 | 第23-24页 |
2.2.3 遗传算法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监管与配送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3.1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监管现状 | 第26-28页 |
3.1.1 监管部门及职责 | 第26页 |
3.1.2 入境监管现状 | 第26-28页 |
3.2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配送现状 | 第28-33页 |
3.2.1 入境生物试剂种类 | 第28-29页 |
3.2.2 入境生物试剂供应 | 第29页 |
3.2.3 入境生物试剂需求 | 第29-31页 |
3.2.4 入境生物试剂配送 | 第31-33页 |
3.3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问题分析 | 第33-35页 |
3.3.1 配送过程监管困难 | 第33-34页 |
3.3.2 配送技术要求复杂 | 第34页 |
3.3.3 配送成本高且效率低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构建 | 第36-46页 |
4.1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 | 第36-37页 |
4.1.1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定义 | 第36页 |
4.1.2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目标 | 第36页 |
4.1.3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功能 | 第36-37页 |
4.2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要素 | 第37-42页 |
4.2.1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主体要素 | 第37-39页 |
4.2.2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客体要素 | 第39页 |
4.2.3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支撑要素 | 第39-42页 |
4.3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实施 | 第42-45页 |
4.3.1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监管模式 | 第42页 |
4.3.2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系统配送模式 | 第42-43页 |
4.3.3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方案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实证研究 | 第46-51页 |
5.1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问题特征 | 第46-47页 |
5.2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方案制定 | 第47-48页 |
5.2.1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方案求解 | 第47-48页 |
5.2.2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方案结果 | 第48页 |
5.3 北京地区入境生物试剂共同配送效果分析 | 第48-50页 |
5.3.1 安全监管效果分析 | 第48-49页 |
5.3.2 效率配送效果测算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A | 第55-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6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