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高分子材料在航天器上的应用 | 第9-12页 |
1.3 航天器运行空间环境 | 第12-14页 |
1.3.1 空间辐照环境 | 第12-13页 |
1.3.2 航天器受到的力学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4 带电粒子辐照聚合物损伤行为 | 第14-17页 |
1.4.1 力学损伤行为 | 第14-15页 |
1.4.2 辐照损伤行为 | 第15-16页 |
1.4.3 耦合作用下聚合物的性能损伤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19-2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2 试验设备及方案 | 第19-23页 |
2.2.1 辐照设备及试验方案 | 第19-20页 |
2.2.2 辐照条件下原位拉伸卡具的设计及试验方案 | 第20-23页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2.3.1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3页 |
2.3.2 光学性能分析 | 第23页 |
2.3.3 电子顺磁共振分析 | 第23-24页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24页 |
2.3.5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4页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4-25页 |
第3章 带电粒子辐照部分晶化聚酰亚胺损伤行为 | 第25-45页 |
3.1 带电粒子辐照聚酰亚胺自由基的演化规律 | 第25-29页 |
3.1.1 质子辐照诱发的自由基的形成及时效过程 | 第25-27页 |
3.1.2 电子辐照诱发的自由基的形成及时效过程 | 第27-29页 |
3.2 带电粒子辐照聚酰亚胺性能损伤的研究 | 第29-36页 |
3.2.1 带电粒子辐照聚酰亚胺力学性能损伤研究 | 第29-31页 |
3.2.2 带电粒子辐照聚酰亚胺光学性能损伤及演化 | 第31-36页 |
3.3 聚酰亚胺的带电粒子辐照损伤机理 | 第36-41页 |
3.3.1 带电粒子辐照聚酰亚胺XRD分析 | 第36-38页 |
3.3.2 带电粒子辐照聚酰亚胺ATR-FTIR分析 | 第38-40页 |
3.3.3 带电粒子辐照聚酰亚胺拉曼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3.4 带电粒子辐照后聚酰亚胺断口及表面形貌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带电粒子与应力场耦合作用聚酰亚胺损伤行为及机制分析 | 第45-69页 |
4.1 聚酰亚胺力学拉伸性能及应力松弛行为 | 第45-47页 |
4.2 耦合作用下聚酰亚胺自由基的演化规律 | 第47-51页 |
4.2.1 质子辐照—应力场耦合作用聚酰亚胺自由基演化及时效恢复 | 第47-50页 |
4.2.2 电子辐照—应力场耦合作用聚酰亚胺自由基演化及时效恢复 | 第50-51页 |
4.3 带单粒子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聚酰亚胺性能损伤研究 | 第51-58页 |
4.3.1 耦合作用下聚酰亚胺力学性能损伤研究 | 第51-54页 |
4.3.2 耦合作用下聚酰亚胺光学性能损伤及演化 | 第54-58页 |
4.4 带电粒子辐照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聚酰亚胺的损伤机理 | 第58-62页 |
4.4.1 耦合场作用聚酰亚胺XRD分析 | 第58-59页 |
4.4.2 耦合场作用聚酰亚胺ATR-FTIR分析 | 第59-61页 |
4.4.3 耦合场作用聚酰亚胺拉曼光谱分析 | 第61-62页 |
4.5 带电粒子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聚酰亚胺断口及表面形貌 | 第62-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