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马来西亚的古代王权统治 | 第14-20页 |
2.1 马六甲王国建立前的王权统治 | 第14-16页 |
2.1.1 马六甲王国建立前的马来历史概况 | 第14-15页 |
2.1.2 马六甲王国建立前的王权统治特点 | 第15-16页 |
2.2 马六甲王国君主制度的确立 | 第16-18页 |
2.2.1 马六甲王国的建立 | 第16-17页 |
2.2.2 马六甲王国王权统治的特点 | 第17-18页 |
2.3 马六甲王国君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 第18-20页 |
第3章 由传统君主向立宪君主的转型 | 第20-31页 |
3.1 二战前的英国殖民统治苏丹限权的初步尝试 | 第20-23页 |
3.1.1 对海峡殖民地的直接管理 | 第20-21页 |
3.1.2 马来联邦的驻剳官制度 | 第21-22页 |
3.1.3 马来属邦的顾问官制度 | 第22页 |
3.1.4 英属马来亚殖民统治体制的评析 | 第22-23页 |
3.2 马来亚联邦的建立和分裂沦为形式首脑的苏丹 | 第23-25页 |
3.2.1 马来亚联邦的建立 | 第23-24页 |
3.2.2 马来亚联邦计划对苏丹政治地位的设计 | 第24-25页 |
3.3 现代国家元首制度的最终确立 | 第25-27页 |
3.3.1 马来亚联合邦的建立及其制度设计 | 第25页 |
3.3.2 马来亚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 | 第25-26页 |
3.3.3 世袭苏丹向立宪君主的转变 | 第26-27页 |
3.4 影响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确立的主要因素 | 第27-31页 |
3.4.1 伊斯兰教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2 殖民统治的影响 | 第28-30页 |
3.4.3 联邦制度确立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4章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在宪法上的地位与角色 | 第31-41页 |
4.1 独具特色的产生和罢免制度 | 第31-33页 |
4.1.1 选举产生的最高元首 | 第31-33页 |
4.1.2 可以罢免的最高元首 | 第33页 |
4.2 最高元首权力的分类 | 第33-38页 |
4.2.1 可自行裁量的权力 | 第34-35页 |
4.2.2 依照相关建议行使的权力 | 第35-36页 |
4.2.3 关于颁布紧急状态权力的争议 | 第36-38页 |
4.2.4 最高元首的批准权和否决权 | 第38页 |
4.3 最高元首的特殊地位 | 第38-39页 |
4.4 联邦宪法对最高元首的限制及其缺位时的救济 | 第39-41页 |
第5章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 第41-51页 |
5.1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分析 | 第41-47页 |
5.1.1 君主立宪制下的虚位元首 | 第41-43页 |
5.1.2 马来人特权的守护者 | 第43-44页 |
5.1.3 浓厚的宗教色彩 | 第44-46页 |
5.1.4 特殊的君主元首制 | 第46-47页 |
5.2 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47-51页 |
5.2.1 被逐步削减的王权 | 第47-49页 |
5.2.2 族际关系视角下的新使命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