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学校归属感的培养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吉林省孤儿学校初中生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提出问题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3.2 理论意义第16页
        1.3.3 实践意义第16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概念的界定第17-20页
        1.5.1 归属感第17页
        1.5.2 学校归属感第17-18页
        1.5.3 教育管理第18页
        1.5.4 孤儿第18-2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0-23页
    2.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20页
    2.2 社会系统的管理理论第20-21页
    2.3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第21页
    2.4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孤儿学校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调查及结果第23-29页
    3.1 调查过程第23-24页
        3.1.1 调查对象第23页
        3.1.2 调查工具第23页
        3.1.3 实施过程第23-24页
    3.2 学校归属感调查结果第24-29页
        3.2.1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调查结果第24页
        3.2.2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性别方面调查结果第24-25页
        3.2.3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年级方面调查结果第25页
        3.2.4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是否为独生子方面调查结果第25-26页
        3.2.5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生源地方面调查结果第26页
        3.2.6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就读时间方面调查结果第26-29页
第四章 学校归属感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第29-35页
    4.1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总体情况分析第29-31页
    4.2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性别方面的分析第31-32页
    4.3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年级方面的分析第32页
    4.4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是否为独生子方面的分析第32-33页
    4.5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生源地方面的分析第33页
    4.6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就读时间方面的分析第33-3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35-38页
    5.1 结论第35页
    5.2 建议第35-37页
        5.2.1 完善养教方式,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第35-36页
        5.2.2 改进师生关系,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第36页
        5.2.3 转变文化重心,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第36页
        5.2.4 引导同伴交往,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第36-37页
    5.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41-42页
附录B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国“公学革命”中的课程改革
下一篇:朝鲜族中学生价值观研究--以延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