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创新必要性分析 | 第9-13页 |
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2 成都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创新必要性分析 | 第10-13页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1 总体检验检疫监管研究方面 | 第13页 |
1.2.2 各个业务类型的检验检疫监管研究方面 | 第13-14页 |
1.3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5.1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2、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政府监管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2.1.1 政府监管概念及历史研究基本框架 | 第17页 |
2.1.2 我国在政府监管中研究实践 | 第17-18页 |
2.2 政府流程优化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20页 |
2.2.1 政府流程优化 | 第18页 |
2.2.2 服务型政府 | 第18-19页 |
2.2.3 政府流程优化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 第19页 |
2.2.4 服务型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流程优化 | 第19-20页 |
3、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概述 | 第20-25页 |
3.1 综合保税区概念 | 第20页 |
3.2 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介绍 | 第20-25页 |
3.2.1 检验检疫工作职责 | 第20-22页 |
3.2.2 检验检疫工作依据 | 第22-23页 |
3.2.3 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工作流程概况 | 第23-25页 |
4、成都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问题分析 | 第25-30页 |
4.1 成都综合保税区简介 | 第25页 |
4.2 成都综合保税区特点 | 第25-26页 |
4.2.1 进出口总量大 | 第25页 |
4.2.2 由加工区及保税物流整合而来 | 第25-26页 |
4.2.3 区内企业多为高新产业型的企业 | 第26页 |
4.3 新形势下在成都综合保税区内出现的新业务类型 | 第26-27页 |
4.3.1 跨境电商的发展 | 第26页 |
4.3.2 全球维修业务的兴起 | 第26页 |
4.3.3 保税仓储分拨业务的兴起 | 第26-27页 |
4.4 成都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4.4.1 检验监管有效性较低 | 第27页 |
4.4.2 不能有效把握服务与把关的平衡点 | 第27页 |
4.4.3 检验检疫监管意识还停留在批批检验、保姆式监管的传统模式里 | 第27-28页 |
4.4.4 口岸职责定义不清晰 | 第28页 |
4.5 现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4.5.1 综合保税区中“海关为主”的观念根深蒂固 | 第28-29页 |
4.5.2 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9页 |
4.5.3 电子信息化监管总体水平较低 | 第29-30页 |
5、成都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管创新分析 | 第30-43页 |
5.1 总体原则 | 第30-31页 |
5.1.1 提高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有法可依 | 第30页 |
5.1.2 紧守国门严把关 | 第30页 |
5.1.3 改革创新促服务 | 第30-31页 |
5.2 总体思路实现四个转变 | 第31-32页 |
5.2.1 由批批检验向集中检验转变 | 第31页 |
5.2.2 从简单抽批抽检向产品分类管理转变 | 第31页 |
5.2.3 从单纯管产品向管风险转变 | 第31页 |
5.2.4 从单一部门监管向多部门协作监管转变 | 第31-32页 |
5.3 保税仓储分拨业务检验检疫监管创新分析 | 第32-33页 |
5.3.1 保税仓储分拨业务概况 | 第32页 |
5.3.2 保税仓储分拨业务检验监管的传统模式分析 | 第32页 |
5.3.3 创新保税仓储分拨业务检验监管建议 | 第32-33页 |
5.4 跨境电商业务检验检疫监管创新分析 | 第33-35页 |
5.4.1 跨境电商业务概况 | 第33-34页 |
5.4.2 跨境电商业务检验监管的传统模式分析 | 第34页 |
5.4.3 创新跨境电商业务检验监管建议 | 第34-35页 |
5.5 出口加工业务的检验监管创新分析 | 第35-38页 |
5.5.1 出口加工业务概况 | 第35-36页 |
5.5.2 出口加工业务传统检验监管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5.5.3 创新出口加工业务检验监管建议 | 第37-38页 |
5.6 木质包装检疫业务检验监管创新分析 | 第38-39页 |
5.6.1 木质包装检疫业务概况 | 第38页 |
5.6.2 木质包装检疫业务传统检验监管模式 | 第38页 |
5.6.3 创新木质包装检疫业务检验监管建议 | 第38-39页 |
5.7 全球维修业务的检验监管创新分析 | 第39-40页 |
5.7.1 全球维修业务概况 | 第39页 |
5.7.2 全球维修业务传统检验监管模式分析 | 第39页 |
5.7.3 创新全球维修业务检验监管建议 | 第39-40页 |
5.8 进口机电设备业务的检验监管创新分析 | 第40-43页 |
5.8.1 进口机电设备业务概况 | 第40-41页 |
5.8.2 进口机电设备业务传统检验监管模式分析 | 第41页 |
5.8.3 创新进口机电设备业务检验监管建议 | 第41-43页 |
6、结论和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