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地区乡土景观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密云地区乡土景观形成环境 | 第18-26页 |
2.1 自然因素对密云地区乡土景观的影响 | 第18-22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19-20页 |
2.1.3 河流水系 | 第20-22页 |
2.1.4 植被 | 第22页 |
2.2 人文因素对密云地区乡土景观的影响 | 第22-25页 |
2.2.1 风水观念 | 第23页 |
2.2.2 民俗文化 | 第23-24页 |
2.2.3 宗教信仰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密云地区乡土景观调研情况概述 | 第26-36页 |
3.1 调研对象与范围 | 第26页 |
3.1.1 调研对象 | 第26页 |
3.1.2 调研范围 | 第26页 |
3.2 调研样本的选取 | 第26-27页 |
3.2.1 选取原则 | 第26页 |
3.2.2 选取结果 | 第26-27页 |
3.3 调研方法与内容 | 第27-28页 |
3.3.1 调研方法 | 第27页 |
3.3.2 调研内容 | 第27-28页 |
3.4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第28-33页 |
3.5 调研总结 | 第33-34页 |
3.5.1 密云地区乡土景观中的个性概述 | 第33-34页 |
3.5.2 密云地区乡土景观中的共性概述 | 第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密云地区乡土生活性景观特征研究 | 第36-79页 |
4.1 聚落整体景观特征 | 第36-51页 |
4.1.1 聚落选址特征 | 第36-43页 |
4.1.2 聚落平面形态特征 | 第43-49页 |
4.1.3 聚落景观层次 | 第49-51页 |
4.2 聚落局部景观特征 | 第51-74页 |
4.2.1 聚落街巷景观特征 | 第51-64页 |
4.2.2 聚落建筑景观特征 | 第64-69页 |
4.2.3 聚落节点景观特征 | 第69-74页 |
4.3 聚落民俗文化特征 | 第74-78页 |
4.3.1 祭祀庙会 | 第74-75页 |
4.3.2 花会表演 | 第75-76页 |
4.3.3 鼓书演唱 | 第76-77页 |
4.3.4 传统武术 | 第77页 |
4.3.5 戏曲艺术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密云地区乡土生产性景观特征研究 | 第79-95页 |
5.1 生产性景观现状概述 | 第79页 |
5.2 农田景观特征 | 第79-91页 |
5.2.1 农田类型 | 第79-82页 |
5.2.2 农田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82-84页 |
5.2.3 农田景观的主要特征 | 第84-91页 |
5.3 林地景观特征 | 第91-94页 |
5.3.1 林地类型 | 第91-92页 |
5.3.2 林地景观的主要特征 | 第92-9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结论 | 第95-98页 |
一.密云地区乡土景观特征总结 | 第95页 |
二.密云地区乡土景观现状问题与保护传承 | 第95-97页 |
三.论文不足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