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相关概念第12-13页
        1.3.1 失业和失业人员类型第12页
        1.3.2 失业保险制度及特点第12-13页
        1.3.3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第13页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1.4.1 研究创新第13页
        1.4.2 研究不足第13-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5-22页
    2.1 文献综述第15-20页
        2.1.1 失业保险制度整体研究第15-16页
        2.1.2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研究第16-19页
        2.1.3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实证研究第19-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第20-21页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现状第22-37页
    3.1 北京市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2-25页
        3.1.1 制度初步形成及运行时期第22页
        3.1.2 制度发展时期第22-23页
        3.1.3 制度逐步完善时期第23页
        3.1.4 制度应对金融危机时期第23-24页
        3.1.5 制度应对经济新常态时期第24-25页
    3.2 北京市失业保险参保情况及基金运行现状第25-28页
        3.2.1 城镇失业及就业情况第25-27页
        3.2.2 失业保险参保情况第27-28页
    3.3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第28-31页
        3.3.1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与结余第28-30页
        3.3.2 失业保险基金结构第30-31页
        3.3.3 失业保险基金统筹管理第31页
    3.4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存在的问题第31-37页
        3.4.1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第31-33页
        3.4.2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水平较低第33-37页
第4章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7-52页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7-44页
        4.1.1 变量选取第37-39页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第39-44页
    4.2 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第44-48页
        4.2.1 变量平稳性检验第44-45页
        4.2.2 模型参数估计第45-48页
    4.3 回归模型检验第48-50页
        4.3.1 经济意义检验第48-49页
        4.3.2 统计意义检验第49页
        4.3.3 计量意义检验第49-50页
    4.4 回归结果分析第50-52页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2-56页
    5.1 适当调整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第52页
    5.2 重点提升北京市失业保险“防失业”的基金支出第52-53页
    5.3 北京市失业保险待遇过低,应合理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标准第53-54页
    5.4 北京市应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第54页
    5.5 建立失业保险长期配套机制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2页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研究
下一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研究--以南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