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粪菌移植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 第16-46页 |
1 引言 | 第16-17页 |
2 实验仪器及试剂耗材 | 第17-18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2 试剂及耗材 | 第17-18页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8-29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18页 |
3.2 受试者选择 | 第18-20页 |
3.3 供体选择及菌悬液制备 | 第20-21页 |
3.4 试验流程及FMT操作方法 | 第21-22页 |
3.5 临床观察指标、疗效评估 | 第22-24页 |
3.6 安全性评价 | 第24页 |
3.7 血清胃肠激素的检测 | 第24-26页 |
3.8 16SrRNA测序方法 | 第26-28页 |
3.9 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4 结果 | 第29-41页 |
4.1 FMT改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症状及粪便性状 | 第29-30页 |
4.2 FMT加快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蠕动 | 第30页 |
4.3 FMT改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状态 | 第30-31页 |
4.4 FMT安全性评价结果 | 第31页 |
4.5 FMT升高血清5-HT水平,降低血清NO水平 | 第31-32页 |
4.6 FMT升高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 | 第32-33页 |
4.7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分析 | 第33-41页 |
5 讨论 | 第41-45页 |
5.1 FMT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重要性 | 第41-42页 |
5.2 FMT改善便秘症状的作用机制 | 第42页 |
5.3 慢性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 第42-43页 |
5.4 胃肠激素与肠动力的关系 | 第43-44页 |
5.5 慢性功能性便秘与肠道菌群之间相关性的讨论 | 第44-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二部分 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 第46-62页 |
1 引言 | 第46页 |
2 实验仪器及试剂耗材 | 第46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2.2 试剂及耗材 | 第46页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46-50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46页 |
3.2 受试者选择 | 第46-48页 |
3.3 供体选择及菌悬液制备 | 第48页 |
3.4 试验流程及FMT操作方法 | 第48-49页 |
3.5 临床观察指标、疗效评估 | 第49-50页 |
3.6 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检测 | 第50页 |
3.7 安全性评价 | 第50页 |
3.8 16SrRNA测序方法 | 第50页 |
3.9 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 第50页 |
4 结果 | 第50-59页 |
4.1 FMT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 | 第50-51页 |
4.2 FMT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黏膜表现及疾病活动度 | 第51-52页 |
4.3 FMT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52页 |
4.4 安全性评价 | 第52-53页 |
4.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分析 | 第53-59页 |
5 讨论 | 第59-61页 |
5.1 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 | 第59-60页 |
5.2 FMT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的讨论 | 第60页 |
5.3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之间相关性的探讨 | 第60-61页 |
5.4 设计方法学方面的讨论 | 第61页 |
6 结论 | 第61-62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文献综述 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肠道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探讨 | 第6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表 | 第80-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