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案例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12-16页 |
2.1 案情简介及判决结果 | 第12-13页 |
2.2 案件争议焦点 | 第13-16页 |
2.2.1 被告人索要失窃财产的损失是否属于索要债务的范围 | 第13-14页 |
2.2.2 被告人的行为应以绑架罪还是非法拘禁罪定罪量刑 | 第14-16页 |
第3章 本案争议问题的理论评析 | 第16-30页 |
3.1 要回失窃财产的损失属于索要债务的行为 | 第16-22页 |
3.1.1 失窃财产的损失属于广义债务的范畴 | 第16-17页 |
3.1.2 被告人索要失窃财产的损失属于索要债务的范畴 | 第17-18页 |
3.1.3 案例延伸---对常见的几种索要债务行为的分析 | 第18-22页 |
3.2 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索财型绑架罪 | 第22-25页 |
3.2.1 侵犯的客体与索财型绑架罪的客体不同 | 第23页 |
3.2.2 该罪的主观方面与索财型绑架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 第23-24页 |
3.2.3 该罪的客观方面与索财型绑架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 第24-25页 |
3.3 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索债型非法拘禁罪 | 第25-28页 |
3.3.1 侵犯的客体符合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客体要件 | 第26页 |
3.3.2 客观方面符合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客观要件 | 第26-27页 |
3.3.3 主体符合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主体要件 | 第27页 |
3.3.4 主观方面符合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主观要件 | 第27-28页 |
3.4 怎样区分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与索财型绑架罪 | 第28-30页 |
3.4.1 从是否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上区分 | 第28页 |
3.4.2 从犯罪的构成要件上区分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