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0.1.1 选题目的 | 第8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0.3.1 综合分析法 | 第12页 |
0.3.2 唯物史观研究法 | 第12页 |
0.4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公民意识提出的社会背景 | 第13-20页 |
1.1 中国公民意识的社会背景 | 第13-17页 |
1.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 第13-15页 |
1.1.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 第15-16页 |
1.1.3 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文化环境的营造 | 第16-17页 |
1.2 加强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1.2.1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法制建设的思想前提 | 第17-18页 |
1.2.2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动力 | 第18-19页 |
1.2.3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完善社会组织的推动力 | 第19-20页 |
2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第20-27页 |
2.1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 第20-24页 |
2.1.1 主人翁意识 | 第20-21页 |
2.1.2 监督意识 | 第21-22页 |
2.1.3 责任意识 | 第22-23页 |
2.1.4 法律意识 | 第23-24页 |
2.2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特征 | 第24-27页 |
2.2.1 一致性 | 第24-25页 |
2.2.2 法律性 | 第25页 |
2.2.3 科学性 | 第25-27页 |
3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27-36页 |
3.1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不足 | 第27-31页 |
3.1.1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薄弱 | 第27-28页 |
3.1.2 公民监督意识较弱 | 第28-29页 |
3.1.3 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 第29-30页 |
3.1.4 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 第30-31页 |
3.2 造成中国公民意识培养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3.2.1 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 第31-32页 |
3.2.2 公民监督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2-33页 |
3.2.3 市场体制还不够完善 | 第33-34页 |
3.2.4 封建传统的影响 | 第34-36页 |
4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举措 | 第36-43页 |
4.1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原则 | 第36-38页 |
4.1.1 方向性原则 | 第36-37页 |
4.1.2 实践性原则 | 第37页 |
4.1.3 上下互动原则 | 第37-38页 |
4.2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路径 | 第38-43页 |
4.2.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38-39页 |
4.2.2 推进政治民主体制改革 | 第39-40页 |
4.2.3 构筑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第40-41页 |
4.2.4 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