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数据中心相关技术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光通信中的先进调制技术 | 第16-18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8-21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2 DMT调制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21-35页 |
2.1 DMT调制技术 | 第21-28页 |
2.1.1 DMT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2.1.2 DMT信号在光通信中的调制和解调 | 第22-25页 |
2.1.3 循环前缀对信号处理的影响 | 第25-27页 |
2.1.4 DMT的优势与不足 | 第27-28页 |
2.2 QAM调制技术 | 第28-29页 |
2.3 单模光纤的色散 | 第29-34页 |
2.3.1 基本关系式 | 第29-30页 |
2.3.2 群时延 | 第30-32页 |
2.3.3 阶跃型单模光纤的色散 | 第32-33页 |
2.3.4 单模光纤色散的一般描述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DMT系统的构建 | 第35-45页 |
3.1 MZM工作原理 | 第35-37页 |
3.2 光DMT系统的构建 | 第37-41页 |
3.2.1 仿真环境介绍 | 第37-38页 |
3.2.2 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光DMT系统 | 第38-39页 |
3.2.3 DMT系统的构建 | 第39-41页 |
3.3 4QAM-DMT不同速率分析 | 第41-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光DMT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45-53页 |
4.1 入纤光功率 | 第45-47页 |
4.1.1 入纤光功率对系统的影响 | 第45页 |
4.1.2 不同入纤光功率的仿真分析 | 第45-47页 |
4.2 112Gbps DMT和PAM4的仿真对比 | 第47-52页 |
4.2.1 接收光功率 | 第48-49页 |
4.2.2 发射机带宽 | 第49-50页 |
4.2.3 相对强度噪声 | 第50-51页 |
4.2.4 接收机热噪声 | 第51-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总结及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