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外城市雕塑研究的现状 | 第8-11页 |
1.3 国内城市雕塑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泥塑的概念、类型及成型研究 | 第15-22页 |
2.1 泥塑概念 | 第15页 |
2.2 泥塑的类型 | 第15-17页 |
2.3 泥塑制作工艺研究 | 第17-21页 |
2.3.1 泥塑制作的基本设施条件 | 第17-18页 |
2.3.2 泥塑制作程序研究 | 第18-19页 |
2.3.3 泥塑造型手法研究 | 第19-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3.城市雕塑的概念、类型及成型过程 | 第22-26页 |
3.1 城市雕塑的概念 | 第22页 |
3.2 城市雕塑的类型 | 第22-23页 |
3.3 对城市雕塑的成型过程浅析 | 第23-25页 |
3.3.1 金属材质雕塑成型过程 | 第23-25页 |
3.3.2 石材雕塑成型过程 | 第25页 |
3.4 小结 | 第25-26页 |
4.泥塑在城市雕塑制作中的价值体现 | 第26-30页 |
4.1 泥塑特性的分析 | 第26-27页 |
4.1.1 泥塑的不可替代性 | 第26页 |
4.1.2 泥塑的可塑性、生动性 | 第26页 |
4.1.3 泥塑具有艺术的再创作性、增强艺术水准 | 第26页 |
4.1.4 多种材料转换媒介 | 第26-27页 |
4.1.5 快速成型 | 第27页 |
4.2 泥塑造型艺术的科学应用 | 第27-28页 |
4.2.1 泥塑是具象雕塑造型艺术的必要手段 | 第27-28页 |
4.2.2 泥塑是抽象雕塑造型艺术的可用手段 | 第28页 |
4.2.3 泥塑是意象雕塑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 | 第28页 |
4.3 泥塑与城市雕塑辩证关系 | 第28-29页 |
4.4 小结 | 第29-30页 |
5. 西安城市雕塑状况调研研究 | 第30-39页 |
5.1 西安城市雕塑调研 | 第30-37页 |
5.1.1 西安《丝绸之路》群雕 | 第30页 |
5.1.2 陕西民俗大观园《陕西八大怪》 | 第30-32页 |
5.1.3 西安大唐不夜城《贞观纪念碑》雕塑 | 第32页 |
5.1.4 西安东郊《雄风》雕塑 | 第32-33页 |
5.1.5 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唐代皇家马球图》群雕 | 第33-34页 |
5.1.6 大唐不夜城柱廊浮雕 | 第34-35页 |
5.1.7 大雁塔北广场怀素像 | 第35页 |
5.1.8 大雁塔南广场鉴真和尚铜像 | 第35-36页 |
5.1.9 大雁塔北广场马勺脸谱雕塑 | 第36页 |
5.1.10 大雁塔北广场皮影雕塑 | 第36-37页 |
5.2 西安城市雕塑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5.3 小结 | 第38-39页 |
6.分析泥塑制作的艺术性把握 | 第39-42页 |
6.1 泥塑造型的影响因素 | 第39-41页 |
6.1.1 雕塑的体积语言 | 第39页 |
6.1.2 雕塑材质决定泥塑形式 | 第39-40页 |
6.1.3 雕塑动态对泥塑的影响 | 第40-41页 |
6.1.4 泥塑的空间形体观念 | 第41页 |
6.2 小结 | 第41-42页 |
7.《老子》像泥塑制作的艺术控制 | 第42-51页 |
7.1 《老子》像项目概述 | 第42页 |
7.2 《老子》像泥塑制作工艺 | 第42-49页 |
7.2.1 泥塑小稿的制作 | 第43-44页 |
7.2.2 等比例泥型的制作 | 第44-49页 |
7.3 《老子》像泥塑制作手法 | 第49-50页 |
7.4 小结 | 第50-51页 |
8.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图标索引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