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农户的个体特征与家庭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 第14-15页 |
(二) 制度设计与政府责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农民参保意愿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 社会交换理论 | 第19-21页 |
(二)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第21-22页 |
(三) “经济人”假设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农民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栾川县的案例研究 | 第23-53页 |
一、 案例简介 | 第23-27页 |
(一) 区域基本情况 | 第23页 |
(二) 调查数据的来源 | 第23-24页 |
(三) 调查样本的特征 | 第24-27页 |
二、 试点区域“新农保”政策的实施现状 | 第27-36页 |
(一) 试点区“新农保”制度基本介绍 | 第27页 |
(二) 试点区农户实际参保状况 | 第27-36页 |
三、 农民参保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6-51页 |
(一) 微观因素分析 | 第37-44页 |
(二) 宏观因素分析 | 第44-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增强农民参保意愿的对策及建议 | 第53-59页 |
一、 加快“新农保”制度本身的建构与完善 | 第53-54页 |
二、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利益 | 第54页 |
三、 加强政府执行力,增强农民参保信心 | 第54-55页 |
四、 深入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养老意识 | 第55-56页 |
五、 强化惠民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 第56页 |
六、 探索基金保值增值模式,提高参保收益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