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论文

“化性起伪”与“正理平治”--荀子思想中善的问题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导论第10-19页
    一、荀学研究之“形上”进路第10-13页
    二、问题的提出及致思路径第13-19页
        (一)何谓儒学之“歧出”第13-15页
        (二)道德与政治的双重“善”第15-19页
第一章 荀子人性论的内涵与特征第19-31页
    一、荀子“人论”的诸多面向第19-23页
        (一)荀子论“人”:自然义与文化义第19-21页
        (二)荀子论“性”:自然状态下的利己主义第21-23页
    二、荀子“性恶”论之建构第23-31页
        (一)从“形式义”到“实质义”的恶第23-27页
        (二)“性恶论”建构的三个原则第27-31页
第二章 主体道德善的实现——知识成就美德第31-41页
    一、性恶是否“心善”第31-35页
    二、认知心如何成就美德第35-38页
    三、理想人格的期许第38-41页
第三章 社会政治善的实现——礼义之统的建立第41-48页
    一、礼义的起源:先王恶其乱也第41-43页
    二、礼义的形成:圣人“积习”第43-46页
    三、“礼义之统”何以具有普遍性:“百王一道”第46-48页
第四章 道德善与政治善的互动第48-54页
    一、圣人与礼义的先后问题第48-50页
    二、道德与政治的双重规范第50-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劳动”概念探析--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下一篇:幸福与时间--论时刻幸福的不可累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