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雨水利用景观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缘起第11-14页
        1.1.1 生态危机第11页
        1.1.2 水危机第11-12页
        1.1.3 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第12-13页
        1.1.4 校园雨水问题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8页
    2.1 相关概念第17-19页
        2.1.1 海绵城市第17页
        2.1.2 景观第17页
        2.1.3 校园景观第17-18页
        2.1.4 雨水利用景观第18-19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发展概况第19-28页
        2.2.1 国外部分第19-24页
        2.2.2 国内部分第24-28页
3 案例分析第28-42页
    3.1 麻省理工大学第28-32页
        3.1.1 西南居住区中心广场改造项目第28-31页
        3.1.2 Stata Center规划设计第31-32页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第32-37页
        3.2.1 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共绿地Shoemaker Green第33-36页
        3.2.2 宾夕法尼亚大学Krishna P. Singh纳米技术中心第36-37页
    3.3 清华大学第37-40页
    3.4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第40-41页
    3.5 小结第41-42页
4. 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措施第42-52页
    4.1 校园雨水收集方法第42-44页
        4.1.1 屋面雨水收集第42-43页
        4.1.2 路面雨水收集第43页
        4.1.3 停车场、广场雨水收集第43页
        4.1.4 绿地雨水收集第43-44页
    4.2 校园雨水利用方法第44-46页
        4.2.1 校园雨水的直接利用第44页
        4.2.2 校园雨水的间接利用第44页
        4.2.3 校园雨水的综合利用第44-46页
    4.3 雨水利用的景观途径第46-52页
        4.3.1 绿色屋顶第46-47页
        4.3.2 雨水管、雨水链第47-48页
        4.3.3 雨水花园第48-50页
        4.3.4 雨水种植池第50页
        4.3.5 透水性铺装第50-51页
        4.3.6 植草沟第51-52页
5 研究区概况第52-69页
    5.1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概况第52-53页
    5.2 成都市温江区自然条件分析第53-56页
        5.2.1 气候条件第53页
        5.2.2 水文环境第53-55页
        5.2.3 地形地貌第55页
        5.2.4 植物资源第55-56页
    5.3 校园雨水资源概况分析第56-57页
        5.3.1 校园可收集雨水量计算第56-57页
        5.3.2 校园绿地浇灌、道路喷洒及景观用水量计算第57页
    5.4 场地现状第57-59页
        5.4.1 校区基本情况第57-58页
        5.4.2 雨水利用方面存在问题第58-59页
    5.5 校区中各区域排水状况分析及改善建议第59-68页
        5.5.1 正门口第59页
        5.5.2 广场与景观场地第59-61页
        5.5.3 停车场第61-62页
        5.5.4 道路第62-63页
        5.5.5 教学楼和办公楼第63页
        5.5.6 图书馆第63-64页
        5.5.7 运动场第64-65页
        5.5.8 校园绿化第65-66页
        5.5.9 学生公寓第66-67页
        5.5.10 楼顶第67页
        5.5.11 改善建议第67-68页
    5.6 现状反思第68-69页
        5.6.1 校园规划设计对自然生态欠缺考虑第68页
        5.6.2 校园设计对雨洪管理意识缺失第68-69页
6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雨水利用景观设计第69-108页
    6.1 基本原则第69-70页
        6.1.1 “慢”原则第69-70页
        6.1.2 “回”原则第70页
        6.1.3 “弹”原则第70页
    6.2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雨水利用景观布局设计第70-74页
        6.2.1 校园内雨水走向分析第72页
        6.2.2 校园雨水利用景观节点设置第72-74页
    6.3 雨水利用景观化区域设计第74-108页
        6.3.1 图书馆楼顶——绿色屋顶设计第74-78页
        6.3.2 建筑落水管——雨水桶、雨水链设计第78-80页
        6.3.3 绿地——雨水花园设计第80-85页
        6.3.4 道路、建筑周边——雨水种植池设计第85-90页
        6.3.5 停车场、广场——透水性铺装设计第90-92页
        6.3.6 下沉式广场——综合设计第92-104页
        6.3.7 排水沟——植草沟设计第104-108页
7 结语第108-110页
    7.1 论文总结第108-109页
    7.2 研究展望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附录第117-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生相融理念的四川浅丘地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以大英县白寨村为例
下一篇:四川苍溪回水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体系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