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神话艺术解读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西汉神仙思潮与《淮南子》的神仙色彩 | 第11-21页 |
(一) 西汉神仙思想的盛行 | 第11-17页 |
1、 “神”与“仙”的区别 | 第11-12页 |
2、 西汉神仙思想弥漫的背景及原因 | 第12-17页 |
(二) 刘安本人的好仙倾向 | 第17-21页 |
第二章 《淮南子》的神话叙事与哲学理念 | 第21-51页 |
(一) 《淮南子》中的创世神话与宇宙观 | 第22-28页 |
1、 《淮南子》中的宇宙生成思想 | 第23-25页 |
2、 《淮南子》中的宇宙结构模式、演变发展理论 | 第25-27页 |
3、 《淮南子》中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与思想 | 第27-28页 |
(二) 《淮南子》中的自然神话与自然观 | 第28-46页 |
1、 第一类自然神话 | 第29-35页 |
2、 第二类自然神话 | 第35-46页 |
(三) 《淮南子》中的遨游神话与生命观 | 第46-51页 |
1、 神人之游 | 第46-48页 |
2、 灵物之游 | 第48-51页 |
第三章 《淮南子》神话的语言特色 | 第51-61页 |
(一) 修辞手法丰富 | 第51-57页 |
1、 生动活泼的比喻 | 第51-54页 |
2、 气势恢宏的排比 | 第54-56页 |
3、 大胆离奇的夸张 | 第56-57页 |
(二) 赋体特征鲜明 | 第57-61页 |
第四章 《淮南子》神话的楚风余韵 | 第61-73页 |
(一) 昆仑神话系统的相似性 | 第61-64页 |
(二) 天文地理神话的一致性 | 第64-66页 |
(三) 神话人物的记载相同 | 第66-68页 |
(四) 充满楚风的艺术特色 | 第68-70页 |
(五) 楚风余韵的形成原因 | 第70-73页 |
第五章 《淮南子》神话历史定位 | 第73-96页 |
(一) 《淮南子》神话的历史化倾向 | 第73-83页 |
1、 神话历史化定义 | 第73页 |
2、 神话历史化缘起 | 第73-77页 |
3、 神话历史化在《淮南子》中的具体表现 | 第77-83页 |
(二) 仙话化倾向 | 第83-91页 |
1、 神话仙话化定义 | 第83页 |
2、 神话仙话化缘起 | 第83-85页 |
3、 神话仙话化在《淮南子》中的具体表现 | 第85-91页 |
(三) 神话哲理化倾向 | 第91-96页 |
1、 神话哲理化缘起 | 第91页 |
2、 神话哲理化在《淮南子》中的具体表现 | 第91-96页 |
结语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后记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