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信托模式研究--以华航能源项目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8-9页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9-10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2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分析 | 第12-21页 |
2.1“绿色金融”在我国的涵义 | 第12-16页 |
2.1.1 绿色金融起源 | 第12-13页 |
2.1.2 绿色金融特点 | 第13页 |
2.1.3 绿色金融作用意义 | 第13-16页 |
2.1.4 绿色金融的界定 | 第16页 |
2.2 我国绿色金融实践现状 | 第16-21页 |
3 我国绿色集合信托模式的构建 | 第21-32页 |
3.1 绿色金融主要模式 | 第21-25页 |
3.1.1 商业银行的模式——绿色信贷 | 第21-22页 |
3.1.2 证券、基金型模式——环境产业基金 | 第22-24页 |
3.1.3 保险模式——绿色保险 | 第24页 |
3.1.4 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绿色金融衍生品 | 第24-25页 |
3.2 绿色金融主要模式问题分析 | 第25-27页 |
3.2.1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3.2.2 证券、基金绿色金融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26页 |
3.2.3 绿色保险的问题分析 | 第26页 |
3.2.4 衍生金融市场途径的缺陷分析 | 第26-27页 |
3.3 对绿色金融的有益补充——信托模式 | 第27-28页 |
3.4 绿色集合信托模式的优势分析 | 第28-32页 |
4 华航能源信托项目 | 第32-43页 |
4.1 项目情况 | 第32-33页 |
4.1.1 项目背景 | 第32页 |
4.1.2 项目概况 | 第32-33页 |
4.2 项目设计 | 第33-40页 |
4.2.1 环境因素的论证——绿色金融的实践 | 第34页 |
4.2.2 项目经济性的论证 | 第34-38页 |
4.2.3 项目信托结构设计 | 第38-40页 |
4.3 项目实施 | 第40-43页 |
5 华航能源项目绿色信托模式分析 | 第43-47页 |
5.1 项目特点分析 | 第43-44页 |
5.1.1 绿色金融概念突出 | 第43页 |
5.1.2 市场前景乐观 | 第43页 |
5.1.3 绿色信托项目标杆 | 第43-44页 |
5.2 项目效益 | 第44-45页 |
5.2.1 经济效益 | 第44页 |
5.2.2 社会效应 | 第44-45页 |
5.3 案例评价总结 | 第45-47页 |
5.3.1 案例的亮点分析 | 第45-46页 |
5.3.2 绿色信托的挑战 | 第46-47页 |
6 我国发展绿色信托的对策 | 第47-50页 |
6.1 宏观政策层面 | 第47-48页 |
6.1.1 健全信托法制体系和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 第47页 |
6.1.2 完善绿色信托监管机制和评价体系 | 第47-48页 |
6.2 微观实践层面 | 第48-50页 |
6.2.1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信托模式 | 第48页 |
6.2.2 创新绿色信托产品降低融资成本 | 第48页 |
6.2.3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效率 | 第48-49页 |
6.2.4 把握绿色环保产业重点项目 | 第49-50页 |
7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