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34页 |
2.1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第16-17页 |
2.2 端头控制器通信系统的设计 | 第17-19页 |
2.2.1 通信类型的选择 | 第17-18页 |
2.2.2 端头控制器双总线通信设计 | 第18页 |
2.2.3 端头控制器备份总线设计 | 第18-19页 |
2.2.4 端头控制器通信模式设计 | 第19页 |
2.3 端头控制器基本功能的设计 | 第19-23页 |
2.3.1 液压支架控制功能 | 第20-21页 |
2.3.2 系统参数在线修改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2.3.3 液压支架状态在线监测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2.4 系统故障诊断方案设计 | 第23-26页 |
2.4.1 系统外部存储模块故障诊断 | 第24页 |
2.4.2 系统通信模块故障诊断 | 第24-26页 |
2.5 液压支架立柱压力自动调整方案设计 | 第26页 |
2.6 液压支架程控自动测试功能的设计 | 第26-28页 |
2.6.1 单架多动作自动测试 | 第27页 |
2.6.2 单动作多架自动测试 | 第27-28页 |
2.7 系统多种模式集控方案的设计 | 第28-31页 |
2.7.1 多种模式集控工艺总体设计 | 第28页 |
2.7.2 液压支架集控模型 | 第28-31页 |
2.8 基于16位单片机程序在线升级方案的设计 | 第31-32页 |
2.8.1 电液控制系统在线升级整体流程 | 第31页 |
2.8.2 十六位单片机的升级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2.9 端头控制器硬件技术指标 | 第32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端头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34-48页 |
3.1 端头控制器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3.2 单片机的选型 | 第35-37页 |
3.2.1 端头控制器硬件资源需求 | 第35-36页 |
3.2.2 单片机的选择 | 第36-37页 |
3.3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7-39页 |
3.3.1 电源模块 | 第37-38页 |
3.3.2 晶振模块 | 第38页 |
3.3.3 复位模块 | 第38-39页 |
3.4 人机交互单元的硬件设计 | 第39-41页 |
3.4.1 屏幕显示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3.4.2 键盘模块设计 | 第40-41页 |
3.5 外部存储单元 | 第41-42页 |
3.6 通信单元硬件设计 | 第42-45页 |
3.6.1 RS485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3.6.2 CAN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3.6.3 总线通信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44页 |
3.6.4 波形测试 | 第44-45页 |
3.7 声光报警单元硬件设计 | 第45-46页 |
3.8 硬件可靠性措施 | 第46-47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端头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48-80页 |
4.1 端头控制器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48-49页 |
4.2 端头控制器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49-50页 |
4.3 端头控制器软件初始化 | 第50-53页 |
4.4 端头控制器人机交互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53-55页 |
4.5 端头控制器基本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55-58页 |
4.5.1 端头控制器与井下防爆计算机通信软件设计 | 第55-56页 |
4.5.2 端头控制器与支架控制器通信软件设计 | 第56-58页 |
4.6 端头控制器故障诊断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58-64页 |
4.6.1 存储模块故障诊断的软件设计 | 第58-60页 |
4.6.2 系统通信故障诊断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60-64页 |
4.7 液压支架立柱压力自动调整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64-66页 |
4.7.1 支架控制器压力自动调整 | 第64-65页 |
4.7.2 压力调整参数的设定 | 第65页 |
4.7.3 液压支架压力自动调整端头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65-66页 |
4.8 端头控制器程控自动测试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66-68页 |
4.8.1 单架多动作测试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66-67页 |
4.8.2 单动作多架测试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67-68页 |
4.9 端头控制器多模式切换集控软件设计 | 第68-75页 |
4.9.1 端头控制器多模式切换集控软件整体设计 | 第68页 |
4.9.2 四种割煤方式关键工艺段的软件设计 | 第68-73页 |
4.9.3 集控可靠性措施 | 第73-75页 |
4.10 基于16位单片机程序在线升级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75-78页 |
4.10.1 MC9S12XDP512单片机的FLASH结构 | 第75-76页 |
4.10.2 系统在线升级整体流程介绍 | 第76页 |
4.10.3 MC9S12XDP51单片机代码的擦除与烧写软件设计 | 第76-78页 |
4.11 通信总线切换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78-79页 |
4.12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端头控制器地面调试 | 第80-100页 |
5.1 电液控制系统地面试验平台 | 第80-81页 |
5.2 端头控制器硬件测试 | 第81-85页 |
5.2.1 端头控制器硬件模块检测 | 第81-84页 |
5.2.2 端头控制器火花实验 | 第84-85页 |
5.3 端头控制器功能调试 | 第85-97页 |
5.3.1 人机交互功能的调试 | 第85-86页 |
5.3.2 端头控制器基本功能的调试 | 第86-89页 |
5.3.3 端头控制器故障诊断功能的调试 | 第89-91页 |
5.3.4 液压支架立柱压力自动调整功能的调试 | 第91-92页 |
5.3.5 端头控制器程控自动测试功能的调试 | 第92-93页 |
5.3.6 端头控制器多种割煤工艺集中控制功能的调试 | 第93-96页 |
5.3.7 系统在线升级功能调试 | 第96-97页 |
5.3.8 通信总线切换调试 | 第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100-101页 |
6.2 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