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3-33页 |
1.1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5-29页 |
1.1.1 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1.2 隧道施工对桩基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1.1.3 隧道下穿引起的桥梁不均匀沉降对轨道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1.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29-30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2-33页 |
2 地层物理力学参数与孔隙比的关系研究 | 第33-47页 |
2.1 实验设备 | 第33-34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34-35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2.3.1 粉土应力应变关系 | 第35-37页 |
2.3.2 粘土应力应变关系 | 第37-39页 |
2.3.3 砂土应力应变关系 | 第39-42页 |
2.4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 | 第42-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3 隧道开挖施工引起的地层力学参数变化分析 | 第47-69页 |
3.1 土体孔隙比与体应变关系 | 第47-48页 |
3.2 有限元理论分析基础简介 | 第48-51页 |
3.2.1 弹塑性本构理论 | 第48-50页 |
3.2.2 有限元求解方法 | 第50-51页 |
3.3 隧道施工地层力学参数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 第51-68页 |
3.3.1 计算分析思路 | 第51-53页 |
3.3.2 有限元模型 | 第53-54页 |
3.3.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4-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4 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参数变化对桩基承载力影响的研究 | 第69-101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69-71页 |
4.2 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71-78页 |
4.2.1 计算分析思路 | 第71-72页 |
4.2.2 桩基极限承载力损失计算分析 | 第72-78页 |
4.3 隧道开挖对桩基侧摩阻力的影响 | 第78-95页 |
4.3.1 有限元参数 | 第78页 |
4.3.2 数值模型 | 第78-79页 |
4.3.3 无桩情况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 | 第79-80页 |
4.3.4 9m长桩基侧摩阻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0-86页 |
4.3.5 16m长桩基侧摩阻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6-91页 |
4.3.6 22m长桩基侧摩阻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1-95页 |
4.4 桩基承载力安全性分析 | 第95-99页 |
4.4.1 桩侧摩阻力安全性分析 | 第95-98页 |
4.4.2 桩基总承载力安全性分析 | 第98-9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5 隧道临近穿越对高速铁路桩基沉降变形及轨道不平顺影响研究 | 第101-123页 |
5.1 研究思路 | 第102页 |
5.2 工程概况 | 第102-104页 |
5.3 隧道临近穿越对桩基的影响研究 | 第104-106页 |
5.3.1 有限元模型 | 第104页 |
5.3.2 群桩沉降计算分析 | 第104-105页 |
5.3.3 群桩竖向侧摩阻力分析 | 第105-106页 |
5.4 基于轨道—车辆动力响应控制标准的轨道不平顺管理指标 | 第106-109页 |
5.5 桩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道附加变形理论计算 | 第109-116页 |
5.6 工程应用 | 第116-122页 |
5.6.1 计算分析 | 第116-119页 |
5.6.2 现场施工监测 | 第119-12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23-126页 |
6.2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135-13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