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19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16页
        (一)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二)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6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8页
        (一) 研究思路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创新点与不足第18-19页
        (一) 创新点第18页
        (二) 不足第18-19页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第19-26页
    一、现状概况第19-22页
        (一) 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可观第19-20页
        (二) 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大第20-21页
        (三) 业务呈现线上化、品牌化特征第21-22页
    二、业务产品第22-24页
    三、业务合作情况第24-26页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比较分析第26-37页
    一、运营方式存在区别第26-29页
        (一) 三类运营方式介绍第26-28页
        (二) 国内外运营方式对比分析第28-29页
    二、参与主体有所不同第29-30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参与主体第29页
        (二) 国外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参与主体第29-30页
    三、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存在差异第30-35页
        (一) 三种基本模式介绍第30-35页
        (二) 国内外业务模式对比分析第35页
    四、风险管理能力水平有所差别第35-37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7-44页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第37-38页
    二、业务风控建设不完善,风险管理待加强第38-40页
        (一) 并未形成完整的风控体系第38页
        (二) 对业务过程中的操作风险措施不够第38-39页
        (三) 对供应链主体风险重视不够第39-40页
    三、客户开发单一化,营销渠道少第40-41页
    四、合作对象参与少,未充分借助外部力量第41-42页
    五、信息技术水平低第42-44页
第五章 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经验借鉴第44-51页
    一、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第44-46页
        (一) 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第44页
        (二) 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规模现状第44-45页
        (三) 浙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合作状况第45-46页
    二、浙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经验第46-47页
        (一) 浙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第46页
        (二) 浙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具体业务实例第46-47页
    三、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效果分析第47-51页
        (一) 浙商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的积极效果第47-49页
        (二) 浙商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的不足之处第49-51页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第51-57页
    一、合理利用技术的进步,推动产品的创新第51-52页
        (一) 商业银行应将高科技合理运用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第51-52页
        (二) 商业银行应实现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第52页
    二、科学安排风控布局,提高风控能力第52-55页
        (一) 建设较为完善的风控体系第52-53页
        (二) 注重操作风险的管理第53页
        (三) 合理降低主体风险第53-55页
    三、多渠道开发新客户,扩大客户群体第55页
    四、与第三方机构之间进行深度合作第55-57页
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asel Ⅲ下违约传染集中风险EMFA模型修正和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下一篇:电子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