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尾矿库地下水中重金属锰污染 | 第10-11页 |
1.1.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湘潭红旗矿区尾矿库概况 | 第16-26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17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2.1.2 气象水文条件 | 第16-17页 |
2.2 湘潭尾矿库重金属锰污染现状 | 第17-22页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尾矿库重金属锰迁移数学原理及模拟软件 | 第26-38页 |
3.1 重金属锰地下水中迁移数学原理 | 第26-34页 |
3.1.1 达西渗透定律 | 第26-27页 |
3.1.2 渗流连续性方程 | 第27-29页 |
3.1.3 渗流基本方程 | 第29-30页 |
3.1.4 Fick定律 | 第30-31页 |
3.1.5 机械弥散作用 | 第31页 |
3.1.6 溶质迁移方程 | 第31-34页 |
3.2 尾矿库地下水中重金属锰迁移过程模拟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3.3 红旗矿区地下水中锰金属迁移模拟软件的数值解法 | 第35-37页 |
3.3.1 有限差分法 | 第35-37页 |
3.3.2 有限单元法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尾矿库重金属锰地下水中迁移数值模型构建 | 第38-54页 |
4.1 模型模拟区域 | 第38-39页 |
4.2 含水介质概述 | 第39页 |
4.3 地下水概念建模 | 第39页 |
4.4 地下水数学模型建立 | 第39-41页 |
4.4.1 数学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4.4.2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40-41页 |
4.5 地下水系统模拟的数值解法 | 第41-48页 |
4.5.1 研究区的剖分处理 | 第41-42页 |
4.5.2 时间离散 | 第42页 |
4.5.3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和分区 | 第42-45页 |
4.5.4 汇源项的处理和计算方法 | 第45-47页 |
4.5.4.1 补给量 | 第45-47页 |
4.5.4.2 排泄量 | 第47页 |
4.5.5 初始条件的处理 | 第47-48页 |
4.6 模型校正 | 第48-53页 |
4.6.1 溶度观测与时间拟合图 | 第48-49页 |
4.6.2 残差校准 | 第49-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地下水数值模型运行及预测结果 | 第54-64页 |
5.1 模型运行和输出 | 第54页 |
5.2 预测结果分析 | 第54-60页 |
5.2.1 等值线图 | 第54-56页 |
5.2.2 迹线图 | 第56-57页 |
5.2.3 速度矢量图 | 第57-58页 |
5.2.4 质量守恒图表 | 第58-60页 |
5.3 地下水资源的锰污染治理 | 第60-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