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腈水解酶的光控可逆自组装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1 酶组装第10-12页
        1.1.1 酶组装的简述第10页
        1.1.2 酶组装的方式第10-12页
    1.2 光控元件第12-18页
        1.2.1 光遗传学概述第12-15页
        1.2.2 光控元件的分类第15-17页
        1.2.3 光控元件的发展和应用第17-18页
    1.3 光诱导二聚化系统第18-20页
    1.4 腈水解酶第20-21页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光控元件和光诱导二聚化系统的选择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25页
        2.1.1 光控元件LOV2第23-24页
        2.1.2 光控元件VVD第24页
        2.1.3 光控元件Dronpa第24-25页
    2.2 实验材料第25-29页
        2.2.1 实验菌种与质粒第25页
        2.2.2 PCR引物设计第25-26页
        2.2.3 主要试剂第26-27页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7-28页
        2.2.5 缓冲液与培养基第28-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3.1 质粒构建第29-31页
        2.3.2 定点突变第31页
        2.3.3 蛋白表达和鉴定第31-32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36页
        2.4.1 光控元件VVD的可溶性表达第32-34页
        2.4.2 光控元件Dronpa的可溶性表达第34-35页
        2.4.3 光控元件AsLOV2的可溶性表达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光控元件与腈水解酶的融合第37-44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材料第37-38页
        3.2.1 实验菌株与质粒构建第37页
        3.2.2 PCR引物序列第37页
        3.2.3 主要试剂第37-38页
        3.2.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8页
        3.2.5 缓冲液与培养基第38页
    3.3 实验方法第38-42页
        3.3.1 质粒构建第38-39页
        3.3.2 蛋白表达与纯化第39-40页
        3.3.3 酶活测定第40-4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2-43页
        3.4.1 BCNIT与光控元件AsLOV2-SsrA融合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融合蛋白的胞外光控可逆组装第44-51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材料第44-45页
        4.2.1 实验菌株与质粒第44页
        4.2.2 主要试剂第44页
        4.2.3 主要仪器第44-45页
    4.3 实验方法第45-46页
        4.3.1 质粒构建第45页
        4.3.2 蛋白表达与纯化第45页
        4.3.3 胞外光控酶组装与可逆性分析第45页
        4.3.4 动态光散射分析第45页
        4.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45页
        4.3.6 OD_(600)值表征组装与解离第45-46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6-50页
        4.4.1 光控腈水解酶组装的思路第46页
        4.4.2 动态光散射解析组装和解离过程第46-48页
        4.4.3 胞外超分子组装体的形态分析第48页
        4.4.4 不同光照强度的影响第48-49页
        4.4.5 胞外组装和解离的可逆分析第49-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融合蛋白的胞内光控可逆组装第51-56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实验材料第51-52页
        5.2.1 质粒与菌种第51页
        5.2.2 扩增引物第51-52页
        5.2.3 主要试剂第52页
        5.2.4 主要仪器设备第52页
        5.2.5 缓冲液与培养基第52页
    5.3 实验方法第52-53页
        5.3.1 质粒构建第52-53页
        5.3.2 共转化与蛋白表达第53页
        5.3.3 荧光分析第53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3-55页
        5.4.1 双分子荧光互补第53-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光控酶组装效果的评价第56-60页
    6.1 引言第56页
    6.2 实验材料第56页
    6.3 实验方法第56-57页
        6.3.1 胞外组装体酶活实验第56页
        6.3.2 胞内组装体酶活实验第56-57页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59页
        6.4.1 胞外光控组装体酶活分析第57-58页
        6.4.2 胞外组装体的循环利用率第58页
        6.4.3 胞内光控组装体酶活分析第58-59页
    6.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7.1 课题总结第60-61页
    7.2 课题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2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2刺激响应型固体颗粒乳化剂及其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考试研究--于CAP、AP、IB、A-Lever《微积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