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高校校园轮滑运动环境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4.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1.4.2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6.1 调查方法 | 第20页 |
1.6.2 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高校概况及研究对象选择 | 第23-30页 |
2.1 高校概况 | 第23-25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2.1.2 学生基本属性 | 第23页 |
2.1.3 校园户外空间 | 第23页 |
2.1.4 轮滑空间及周边环境 | 第23-25页 |
2.2 研究高校的选择 | 第25-30页 |
2.2.1 选择原则 | 第25页 |
2.2.2 选择方法 | 第25-26页 |
2.2.3 选择结果 | 第26-30页 |
第三章 校园轮滑运动行为、心理、环境调查 | 第30-56页 |
3.1 调查方法及过程 | 第30-35页 |
3.1.1 行为观察 | 第30-31页 |
3.1.2 问卷调查 | 第31-35页 |
3.2 调查结果 | 第35-56页 |
3.2.1 运动空间及周边环境 | 第35-46页 |
3.2.2 运动人群基本属性 | 第46-50页 |
3.2.3 运动行为特征 | 第50-54页 |
3.2.4 运动心理与需求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轮滑运动行为、心理、环境相关性研究 | 第56-74页 |
4.1 行为与心理相关性分析 | 第56-58页 |
4.1.1 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评价指标 | 第56-57页 |
4.1.2 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差异性分析 | 第57-58页 |
4.2 行为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 第58-60页 |
4.2.1 行为特征与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 | 第58页 |
4.2.2 行为特征与环境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 第58-60页 |
4.3 心理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 第60-63页 |
4.3.1 心理需求与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 | 第60页 |
4.3.2 线性回归分析 | 第60-63页 |
4.4 行为、心理与行为环境相关性 | 第63-64页 |
4.5 行为心理与环境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64-72页 |
4.5.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第64-65页 |
4.5.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65页 |
4.5.3 提出假设 | 第65-66页 |
4.5.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评价 | 第66-68页 |
4.5.5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68-72页 |
4.6 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4-82页 |
5.1 结果与讨论 | 第74-75页 |
5.2 结论 | 第75-77页 |
5.2.1 根据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确定功能分区 | 第75-76页 |
5.2.2 提高运动时长与运动频率 | 第76-77页 |
5.3 轮滑运动环境设计 | 第77-82页 |
5.3.1 项目概况 | 第78页 |
5.3.2 轮滑运动环境设计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