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6-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9-34页 |
第一章 成分敲除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5页 |
1. 色谱敲除法 | 第19-20页 |
1.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2 应用实例 | 第20页 |
2. 抗体敲除法 | 第20-22页 |
2.1 基本原理 | 第20页 |
2.2 技术策略 | 第20-21页 |
2.3 小分子单克隆抗体技术 | 第21页 |
2.4 应用实例 | 第21-22页 |
3. 小结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中药半抗原抗体在knock-out提取物制备上的研究现状 | 第25-34页 |
1. 半抗原抗体结构特点 | 第25-26页 |
2. 原则 | 第26-27页 |
2.1 半抗原抗体设计原则 | 第26页 |
2.2 连接臂的引入 | 第26页 |
2.3 活性基团的引入 | 第26-27页 |
3. 载体和佐剂 | 第27页 |
4. 半抗原与载体的偶联 | 第27页 |
5. 抗原的纯化与鉴定 | 第27-28页 |
6. 动物免疫和ELISA测定血清中抗体效价 | 第28页 |
7. 抗体的纯化 | 第28-29页 |
8. 半抗原抗体在knock-out提取物制备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29-30页 |
9. 展望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4-77页 |
第一章 树脂联用制备高纯度三七总皂苷 | 第34-3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1.1 试剂 | 第34页 |
1.2 树脂的预处理 | 第34-35页 |
1.3 三七水煎液 | 第35页 |
1.4 三七总皂苷的制备 | 第35页 |
2. 质量评估 | 第35-36页 |
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35-36页 |
2.2 香草醛比色法估算三七总皂苷的含量 | 第36页 |
3. 统计分析 | 第36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4.1 D101大孔树脂分离 | 第36页 |
4.2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 第36-37页 |
4.3 高纯度三七总皂苷的质量评估 | 第37-38页 |
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二章 UPLC-CAD柱后补偿结合内参法定量分析三七总皂苷 | 第39-47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9-46页 |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9-40页 |
2.2 UPLC-CAD柱后补偿条件 | 第40页 |
2.3 LC-MS条件 | 第40页 |
2.4 对照品的制备 | 第40-41页 |
2.5 三七总皂苷样品的制备 | 第41页 |
2.6 线性关系考察 | 第41页 |
2.7 精密度试验 | 第41页 |
2.8 重复性试验 | 第41-42页 |
2.9 内参法与标准曲线法比较 | 第42页 |
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2-43页 |
2.11 样品中皂苷的鉴定 | 第43-44页 |
2.12 内参法测定各单体皂苷的含量 | 第44-46页 |
3. 讨论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制备液相法敲除三七总皂苷中的三七皂苷R1 | 第47-53页 |
1. 介绍 | 第47页 |
2. 材料 | 第47-4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3. 方法 | 第48-49页 |
3.1 制备液相 | 第48-49页 |
3.2 敲除结果分析 | 第49页 |
4. 结果 | 第49-52页 |
5. 讨论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免疫亲和柱层析法敲除三七总皂苷中的三七皂苷R1 | 第53-6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53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3-56页 |
2.1 BSA抗原的制备 | 第53-54页 |
2.2 抗三七皂苷R1半抗原抗体的制备及检测 | 第54-55页 |
2.3 硫酸铵沉淀三七皂苷R1-BSA半抗原抗体 | 第55页 |
2.4 免疫亲和柱的制备与敲除三七皂苷R1 | 第55页 |
2.5 UPLC-CAD检测敲除结果 | 第55-5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6-60页 |
3.1 免疫后的血清效价值 | 第56页 |
3.2 UPLC-CAD检测结果 | 第56-60页 |
4. 讨论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大孔树脂柱层析法改变三七总皂苷中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与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含量的比值 | 第61-7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1.3 色谱条件 | 第6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2.1 乙醇梯度洗脱三七总皂苷 | 第61-62页 |
2.2 CAD柱后流动相补偿—测多评梯度洗脱后的三七总皂苷样品 | 第6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2-72页 |
3.1 洗脱液1与洗脱液2比较 | 第64-66页 |
3.2 洗脱液3与洗脱液4比较 | 第66-69页 |
3.3 洗脱液5与洗脱液6比较 | 第69-72页 |
4. 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讨论 | 第74-76页 |
1. 免疫亲和层析柱可以敲除三七皂苷R1 | 第74页 |
2. 梯度洗脱三七总皂苷乙醇浓度的确定 | 第74-75页 |
3. 制备液相色谱法可以成功敲除三七皂苷R1 | 第75页 |
4. 动物免疫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全文结论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