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关于众筹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2 关于公益众筹的研究 | 第16-18页 |
1.2.3 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研究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概述 | 第22-32页 |
2.1 公益众筹的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1 公益 | 第22-23页 |
2.1.2 公益众筹 | 第23-24页 |
2.2 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三种划分方式 | 第24-27页 |
2.2.1 以众筹平台为标准划分 | 第24-25页 |
2.2.2 以众筹目标为标准划分 | 第25-26页 |
2.2.3 以公益项目性质为标准划分 | 第26-27页 |
2.3 代表性众筹平台的运营概况 | 第27-32页 |
2.3.1 以项目创新为特色的众筹网 | 第27-28页 |
2.3.2 以个人求助发展强劲的轻松筹 | 第28-29页 |
2.3.3 以渠道优势脱颖而出的腾讯公益 | 第29-32页 |
第3章 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经验探析 | 第32-50页 |
3.1 在渠道层面拓展众筹传播范围 | 第32-37页 |
3.1.1 多平台互动传播 | 第32-35页 |
3.1.2 嫁接产品至多元场景之中 | 第35-36页 |
3.1.3 线上线下联动 | 第36-37页 |
3.2 在内容层面强化用户认可度 | 第37-39页 |
3.2.1 切入社会痛点引发受众共鸣 | 第37-38页 |
3.2.2 叙事真诚恳切紧跟众筹节奏 | 第38-39页 |
3.3 在形式层面提升用户参与度 | 第39-42页 |
3.3.1 可视化呈现众筹信息 | 第39-41页 |
3.3.2 差异化创新众筹规则 | 第41页 |
3.3.3 趣味化传播众筹项目 | 第41-42页 |
3.4 在用户层面重视挖掘用户价值 | 第42-47页 |
3.4.1 以用户理念为中心 | 第42-44页 |
3.4.2 基于大数据及LBS提供个性化服务 | 第44-45页 |
3.4.3 发挥捐赠者多重角色激发关系链传播 | 第45-47页 |
3.5 在资源对接层面调动多元主体输出价值 | 第47-50页 |
3.5.1 动员爱心企业深度参与 | 第47-48页 |
3.5.2 引导公益机构输出价值 | 第48页 |
3.5.3 借势名人效应助力公益 | 第48-50页 |
第4章 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的现实冲突与问题 | 第50-57页 |
4.1 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的现实冲突 | 第50-52页 |
4.1.1 商业性与公益性之间的冲突 | 第50-51页 |
4.1.2 公益众筹的社会功能与众筹规则的冲突 | 第51-52页 |
4.2 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的问题 | 第52-57页 |
4.2.1 可信度存疑 | 第52-53页 |
4.2.2 透明度缺失 | 第53-54页 |
4.2.3 持续性较低 | 第54-55页 |
4.2.4 存在法律风险 | 第55-57页 |
第5章 基于网络传播的公益众筹发展对策 | 第57-70页 |
5.1 众筹平台要多维度提升公信力 | 第57-62页 |
5.1.1 强化公益众筹的公益性 | 第57-58页 |
5.1.2 增强正面传播效果 | 第58-60页 |
5.1.3 技术倒逼行业透明化 | 第60-61页 |
5.1.4 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 第61-62页 |
5.2 筹资主体以可持续为众筹目标 | 第62-67页 |
5.2.1 提升信息公开质量 | 第63-64页 |
5.2.2 着力打造公益品牌 | 第64-65页 |
5.2.3 创新公益众筹模式 | 第65-66页 |
5.2.4 以社群运营构建长效捐赠机制 | 第66-67页 |
5.3 相关部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 第67-70页 |
5.3.1 引导公众理性参与 | 第67-68页 |
5.3.2 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 第68-69页 |
5.3.3 健全立法监督机制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