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胰岛疾病论文--糖尿病论文

糖耐康干预自发性2型糖尿病ZDF大鼠胰岛素抵抗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写词第14-15页
引言第15-18页
第1章 糖耐康调节自发性2型糖尿病ZDF大鼠胰岛素抵抗研究第18-35页
    1.1 前言第18-19页
    1.2 材料第19-20页
        1.2.1 实验动物第19页
        1.2.2 药物制备第19页
        1.2.3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19-20页
    1.3 实验方法第20-22页
        1.3.1 动物模型与分组第20-21页
        1.3.2 观察指标第21页
        1.3.3 取材第21页
        1.3.4 指标测定第21-22页
    1.4 统计学处理第22页
    1.5 结果第22-29页
    1.6 结论第29-30页
    1.7 讨论第30-33页
    1.8 小结第33-35页
第2章 糖耐康干预ZDF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第35-70页
    2.1 前言第35页
    2.2 材料第35-36页
        2.2.1 实验动物第35-36页
        2.2.2 药物制备第36页
        2.2.3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36页
    2.3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3.1 动物模型与分组第36-37页
        2.3.2 观察指标第37页
        2.3.3 取材第37页
        2.3.4 样品处理第37页
        2.3.5 操作步骤第37-38页
    2.4 统计学方法第38-39页
    2.5 结果第39-57页
        2.5.1 2型糖尿病模型评价第39-43页
        2.5.2 ZDF大鼠模型代谢组学结果第43-50页
        2.5.3 糖耐康干预后ZDF大鼠与模型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第50-56页
        2.5.4 二甲双胍干预后ZDF大鼠与模型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第56-57页
    2.6 讨论第57-68页
        2.6.1 T2DM动物模型及药物剂量的选择第57-58页
        2.6.2 代谢组学在T2DM中的研究第58-60页
        2.6.3 选用NMR代谢组学方法的优势第60-61页
        2.6.4 ZDF大鼠模型代谢组学改变第61-63页
        2.6.5 糖耐康干预后ZDF大鼠代谢组学改变第63-65页
        2.6.6 代谢通路分析第65-66页
        2.6.7 支链氨基酸与T2DM第66-67页
        2.6.8 肠道菌群与T2DM第67-68页
    2.7 小结第68-70页
第3章 糖耐康干预ZDF大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变研究第70-95页
    3.1 前言第70页
    3.2 实验材料第70-71页
        3.2.1 实验动物第70页
        3.2.2 药物制备第70-71页
        3.2.3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71页
    3.3 实验方法第71-74页
        3.3.1 动物模型与分组第71-72页
        3.3.2 取材及检测指标第72页
        3.3.3 样品处理第72-73页
        3.3.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第73页
        3.3.5 信息分析第73-74页
        3.3.6 荧光定量PCR对菌群结构的验证第74页
    3.4 统计分析第74-75页
    3.5 结果第75-86页
        3.5.1 糖耐康对ZDF大鼠IR指标的影响第75页
        3.5.2 糖耐康对ZDF大鼠脂代谢指标及体重的影响第75页
        3.5.3 ZDF大鼠肠道菌群16SrDNA检测结果第75-81页
        3.5.4 基于荧光定量PCR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验证第81-82页
        3.5.5 肠道菌群与T2DM相关性研究第82-84页
        3.5.6 肠道菌群与代谢组学相关性研究第84-86页
    3.6 结论第86-89页
    3.7 讨论第89-94页
        3.7.1 肠道菌群与T2DM第89-92页
        3.7.2 肠道菌群与代谢组学相关性研究第92-94页
    3.8 小结第94-95页
总结、问题及展望第95-97页
    结论第95-96页
    问题与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综述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概述第109-136页
    1.引言第109-110页
    2.胰岛素抵抗第110-124页
        2.1 糖代谢紊乱与IR第110-111页
        2.2 脂代谢紊乱与IR第111-114页
        2.3 氨基酸代谢紊乱与IR第114-116页
        2.4 肠道菌群与IR第116-124页
            2.4.1 膳食结构第117-119页
            2.4.2 炎症因子第119-120页
            2.4.3 胆汁酸代谢第120-121页
            2.4.4 短链脂肪酸第121-122页
            2.4.5 氨基酸第122-123页
            2.4.6 5-HT第123-124页
            2.4.7 其他第124页
    3.中医药干预IR第124-125页
    4.展望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6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中医疗法结合西药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患者血浆microRNA的影响
下一篇:PAD酶参与CIA小鼠肺损伤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及青藤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