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19页 |
1.1 肝癌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1.1 肝癌的发病率 | 第14页 |
1.1.2 肝癌的临床治疗 | 第14-15页 |
1.2 桦木脑简述 | 第15-19页 |
1.2.1 桦木脑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16页 |
1.2.2 桦木脑的主要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 第16页 |
1.2.3 桦木脑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 | 第16-17页 |
1.2.4 桦木脑调控肿瘤发生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 第17-1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2.1.1 试剂耗材 | 第19-20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2 试剂配制 | 第21-22页 |
2.2.1 细胞培养基配制 | 第21页 |
2.2.2 PBS配制 | 第21页 |
2.2.3 MTT溶液配制 | 第21页 |
2.2.4 WesternBlot实验溶液配制 | 第21-22页 |
2.2.5 TAE配制 | 第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36页 |
2.3.1 细胞培养 | 第22-23页 |
2.3.2 筛查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 | 第23-24页 |
2.3.3 qRT-PCR验证 | 第24-26页 |
2.3.4 WesternBlot验证 | 第26-28页 |
2.3.5 细胞转染 | 第28-29页 |
2.3.6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 第29页 |
2.3.7 Annexin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 | 第29-30页 |
2.3.8 Guava检测细胞周期 | 第30页 |
2.3.9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 第30-31页 |
2.3.10 质粒构建 | 第31-35页 |
2.3.11 小提质粒 | 第35页 |
2.3.12 统计学分析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49页 |
3.1 细胞表型实验 | 第36-40页 |
3.1.1 桦木脑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 第36-37页 |
3.1.2 桦木脑影响HepG2细胞的周期和凋亡 | 第37-40页 |
3.2 差异表达基因的确定及功能 | 第40页 |
3.3 转录因子通路分析 | 第40-41页 |
3.4 验证转录因子通路分析的可靠性 | 第41-42页 |
3.5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第42-43页 |
3.6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临近基因的预测 | 第43-46页 |
3.7 转录因子靶基因的预测及功能分析 | 第46-47页 |
3.8 PIK3R3过表达与肝癌的相关性 | 第47-4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9-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88页 |
附图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综述 | 第90-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