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研究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绪论 | 第9-18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二)现实意义 | 第12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7-18页 |
| (一)研究重点 | 第17页 |
| (二)研究难点 | 第17页 |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一、相关概念 | 第18-22页 |
|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 第18页 |
| (二)财政政策手段 | 第18-20页 |
| (三)财政政策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20-22页 |
| 二、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 (一)物质平衡理论 | 第22页 |
| (二)外部性理论 | 第22页 |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概况及财政政策分析 | 第24-37页 |
| 一、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 (一)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 第24页 |
| (二)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 第24页 |
| (三)能源价格上涨 | 第24页 |
| (四)生态压力加重 | 第24-25页 |
| 二、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 第25-27页 |
| (一)产业消费系统 | 第25-26页 |
| (二)城市社会系统 | 第26-27页 |
| 三、兰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现状 | 第27-33页 |
| (一)投资政策 | 第28-32页 |
| (二)税收政策 | 第32-33页 |
| 四、兰州市循环经济财政政策支持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3-37页 |
| (一)主要问题 | 第33-35页 |
| (二)主要原因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37-43页 |
| 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财政政策及方式 | 第37-39页 |
| (一)税收政策 | 第37-38页 |
| (二)投资政策 | 第38-39页 |
| 二、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财政政策及方式 | 第39-43页 |
| (一)税收政策 | 第39-41页 |
| (二)投资政策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完善 | 第43-49页 |
| 一、完善税收政策 | 第43-44页 |
| (一)完善资源税收政策 | 第43-44页 |
| (二)征收环境保护税 | 第44页 |
| 二、拓宽环保资金渠道 | 第44-45页 |
| (一)政府主体 | 第44-45页 |
| (二)企业主体 | 第45页 |
| (三)个人主体 | 第45页 |
| 三、合理的使用环保资金 | 第45-47页 |
| (一)调整资金使用结构 | 第45-46页 |
| (二)增加采购环保设备的补贴 | 第46页 |
| (三)减轻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压力 | 第46-47页 |
| 四、做好政策投资的评估及整改工作 | 第47-49页 |
| (一)淘汰落后、高耗能企业 | 第47页 |
| (二)建立专业的政策评估体系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