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各种金属及合金的腐蚀、防腐与表面处理论文

铝及其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强化处理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微弧氧化技术第11-18页
        1.1.1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第11-12页
        1.1.2 微弧氧化膜层制备方法及结构性能第12-16页
        1.1.3 微弧氧化技术的机理研究第16-17页
        1.1.4 微弧氧化技术的应用第17-18页
    1.2 高压阳极氧化沉积技术第18-21页
    1.3 铝及其合金表面电化学强化处理课题的选择第21-22页
第二章 铝在中性体系中高压阳极氧化沉积(HVAD)的表面强化处理工艺研究第22-33页
    2.1 实验方法及条件第22-23页
    2.2 膜层性能的检测第23-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31页
        2.3.1 铝在中性混合体系中的阳极氧化曲线第24-25页
        2.3.2 电解液组成及浓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第25-28页
        2.3.3 电解工艺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第28-30页
        2.3.4 基体合金元素对膜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2.3.5 与酸性体系制备HVA灰色和黑色膜层的比较第31页
    2.4 结论第31-33页
第三章 HVAD膜层成分、形貌及结构分析第33-41页
    3.1 实验方法及条件第33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3-39页
        3.2.1 膜层组成元素分析第33-36页
        3.2.2 膜层XRD相分析第36-37页
        3.2.3 膜层表面形貌分析第37-38页
        3.2.4 膜层横截面SEM分析第38页
        3.2.5 与酸性体系制备的HVA膜层的比较第38-39页
    3.3 结论第39-41页
第四章 HVAD膜层成膜机理研究第41-49页
    4.1 实验方法及条件第4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4.2.1 铝在七个不同体系中的稳态伏安特性曲线分析第41-42页
        4.2.2 铝在七个不同体系中的暂态阳极氧化曲线分析第42-45页
        4.2.3 铝在促进剂+络合成膜剂+Na_2WO_4体系中的膜层微观形貌及形成过程分析第45-47页
        4.2.4 HVAD膜层形成机理初探第47-48页
    4.3 结论第48-49页
第五章 铝合金在水玻璃混合体系中的微弧氧化工艺研究第49-60页
    5.1 实验方法及条件第49-50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5.2.1 ZL109合金在水玻璃混合体系中的微弧氧化曲线第50-51页
        5.2.2 电解液组成及浓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第51-55页
        5.2.3 电解工艺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5.2.4 基体合金元素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5.3 其它微弧氧化体系的研究第57-59页
        5.3.1 LY12合金在铝酸盐混合体系中的微弧氧化第57-58页
        5.3.2 LF4合金在磷酸盐混合体系中的微弧氧化第58-59页
    5.4 结论第59-60页
第六章 微弧氧化(MAO)膜层分析和成膜过程研究第60-73页
    6.1 实验方法及条件第60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60-72页
        6.2.1 膜层组成元素分析第60-62页
        6.2.2 膜层XRD相分析第62-64页
        6.2.3 膜层表面形貌分析第64-66页
        6.2.4 膜层横截面SEM分析第66-68页
        6.2.5 ZL109、LF4两种MAO膜层的比较第68页
        6.2.6 MAO膜层形成过程研究第68-72页
    6.3 结论第72-73页
第七章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庄子对原始巫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下一篇:环氧树脂新型固化剂双酚A线型酚醛的合成与固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