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井口头系统地面检测试验流程及装置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水下井口头系统介绍 | 第11-13页 |
1.2.1 水下井口头系统组成及作用 | 第11-12页 |
1.2.2 水下井口头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油田用静水压检测设备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井口装置及压力检测装备 | 第13-15页 |
1.3.2 国内油田用检测试验装置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水下井口头系统试验标准及各部件试验分析 | 第18-31页 |
2.1 水下井口头系统结构组成 | 第18-20页 |
2.2 水下井口头系统地面检测试验标准及方法 | 第20-22页 |
2.2.1 水下井口头系统试验标准及依据 | 第20-21页 |
2.2.2 水下井口头系统试验方法与验收标准 | 第21-22页 |
2.3 各部件的详细试验分析 | 第22-28页 |
2.4 试验方法中的名词解释 | 第28-31页 |
第三章 静水压试验装置设计方案及分析 | 第31-50页 |
3.1 静水压试验的要求与作用 | 第31-32页 |
3.2 静水压试验机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案 | 第32-38页 |
3.2.1 总体设计方案分析 | 第32页 |
3.2.2 立式结构试验机方案 | 第32-35页 |
3.2.3 卧式结构试验机模型 | 第35-37页 |
3.2.4 方案比较 | 第37-38页 |
3.3 端部密封方式和结构选择 | 第38-40页 |
3.4 试验机最终方案与结构分析 | 第40-45页 |
3.4.1 试验机总体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3.4.2 拉力梁结构 | 第41页 |
3.4.3 密封头座与充水装置 | 第41-42页 |
3.4.4 密封尾座与移动小车结构 | 第42-43页 |
3.4.5 固定夹紧装置 | 第43-44页 |
3.4.6 试验机密封头座设计 | 第44-45页 |
3.5 机械结构校核计算 | 第45-49页 |
3.5.1 拉力梁的设计校核 | 第45-46页 |
3.5.2 定位销的校核计算 | 第46-47页 |
3.5.3 主要液压元件的设计与选择 | 第47-49页 |
3.6 试验安全及试验后检测注意事项 | 第49-50页 |
3.6.1 试验安全注意事项 | 第49页 |
3.6.2 静水压试验后检测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试验机部件和井口头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50-72页 |
4.1 有限元法的理论与应用 | 第50-53页 |
4.1.1 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 第50页 |
4.1.2 有限元法的基础知识 | 第50页 |
4.1.3 工程问题的数学物理方程 | 第50-52页 |
4.1.4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52-53页 |
4.2 试验机头座的有限元分析 | 第53-56页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4.2.2 整体应力和变形分析 | 第54-55页 |
4.2.3 分析结果 | 第55-56页 |
4.3 试验机拉力梁的优化设计 | 第56-60页 |
4.3.1 机械设计优化问题 | 第56页 |
4.3.2 设计优化理论及数学模型 | 第56-57页 |
4.3.3 最优化问题框架 | 第57-58页 |
4.3.4 拉力梁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及优化 | 第58-60页 |
4.4 高压井口头静水压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第60-67页 |
4.4.1 静水压试验压力值的计算与标准规定 | 第61-63页 |
4.4.2 高压井口头应力分析 | 第63-67页 |
4.4.3 结论 | 第67页 |
4.5 有限元方法验证导管头设计 | 第67-72页 |
4.5.1 工况分析 | 第68页 |
4.5.2 导管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4.5.3 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4.5.4 结论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拉压扭试验台架的初步设计 | 第72-76页 |
5.1 台架结构方案 | 第72-73页 |
5.2 拉压加载机构设计 | 第73页 |
5.3 旋转加载机构设计及各部件的性能参数 | 第73-75页 |
5.4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