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4-17页 |
1.2.1 普遍服务 | 第14-16页 |
1.2.2 邮政普遍服务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的框架 | 第17-18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9页 |
第二章 新《邮政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及社会关注焦点 | 第19-22页 |
2.1 新《邮政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2.1.1 修订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1.2 突出普遍服务 | 第20-21页 |
2.2 新《邮政法》的社会关注焦点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邮政改革对普遍服务的影响 | 第22-25页 |
3.1 世界范围内邮政改革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 第22-23页 |
3.1.1 世界各国邮政改革的经验促进了对普遍服务问题的重新认识 | 第22-23页 |
3.1.2 各国改革道路不同,但普遍服务有共同的趋势 | 第23页 |
3.2 我国邮政改革对普遍服务的影响 | 第23-25页 |
3.2.1 明确邮政业社会定位 | 第24页 |
3.2.2 明确实施邮政普遍服务的主体 | 第24页 |
3.2.3 邮政普遍服务主体特殊性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基本内容、现状和问题 | 第25-30页 |
4.1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基本内容 | 第25-27页 |
4.1.1 业务范围 | 第25页 |
4.1.2 邮政设施 | 第25-26页 |
4.1.3 服务时限 | 第26-27页 |
4.1.4 服务环节 | 第27页 |
4.2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现状 | 第27-29页 |
4.2.1 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种类 | 第28页 |
4.2.2 实行均一低廉的服务资费 | 第28页 |
4.2.3 遍布全国城乡的服务网络 | 第28页 |
4.2.4 深入千家万户的投递网络 | 第28-29页 |
4.3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问题 | 第29-30页 |
4.3.1 服务范围大 | 第29页 |
4.3.2 服务成本高 | 第29-30页 |
4.3.3 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0页 |
第五章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区域分析——以四川邮政为例 | 第30-34页 |
5.1 四川省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5.2 四川邮政普遍服务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5.2.1 政策性通信业务 | 第31页 |
5.2.2 县以下农村邮政通信服务(不含“三州”地区) | 第31-32页 |
5.2.3 “三州”少数民族地区党政通信和向农牧民提供通信服务 | 第32页 |
5.3 四川邮政普遍服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32-34页 |
5.3.1 成本居高不下,邮政负担沉重 | 第32-33页 |
5.3.2 业务调整难度大,缺乏市场竞争力 | 第33页 |
5.3.3 乡邮员后继乏人 | 第33页 |
5.3.4 企业改革难度大,创新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 第33-34页 |
第六章 提升邮政普遍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34-37页 |
6.1 理解邮政普遍服务 | 第34页 |
6.2 重视支持邮政普遍服务 | 第34-36页 |
6.2.1 关心扶持邮政事业发展 | 第34-35页 |
6.2.2 积极贯彻新《邮政法》 | 第35页 |
6.2.3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 第35-36页 |
6.3 促进普遍服务均等 | 第36-37页 |
6.3.1 加强社区、建制村的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建设 | 第36页 |
6.3.2 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监管 | 第36页 |
6.3.3 加大公共财政支持 | 第36-37页 |
6.4 加快西部农村邮政建设 | 第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