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氨基酸、肽、蛋白质论文

小菜蛾抗菌肽pxCECA1抗细菌和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6-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45页
    1 抗菌肽简介第17-19页
    2. 昆虫抗菌肽的研究进展第19-37页
        2.1 抗菌肽的理化性质第19页
        2.2 抗菌肽的分类第19-21页
            2.2.1 天蚕素类第20页
            2.2.2 富含半胱氨酸的抗菌肽第20页
            2.2.3 富含脯氨酸或精氨酸的抗菌肽第20-21页
            2.2.4 富含甘氨酸的抗菌肽第21页
        2.3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第21-24页
            2.3.1 抗细菌活性第22页
            2.3.2 抗真菌活性第22页
            2.3.3 抗肿瘤活性第22页
            2.3.4 抗病毒活性第22-23页
            2.3.5 抗原虫活性第23页
            2.3.6 抗菌肽在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第23-24页
            2.3.7 抗菌肽的其它活性第24页
        2.4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第24-28页
            2.4.1 抗菌机制第24-26页
                2.4.1.1 膜裂解型机制第24-26页
                2.4.1.2 非膜裂解型第26页
            2.4.2 抗真菌机制第26页
            2.4.3 抗癌机制第26-27页
            2.4.4 抗病毒机制第27页
            2.4.5 抗原虫机制第27页
            2.4.6 抗菌肽的选择性的生物活性第27-28页
        2.5 抗菌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28-31页
            2.5.1 β-折叠型第29页
            2.5.2 α-螺旋型第29-30页
            2.5.3 伸展型第30-31页
            2.5.4 环型结构第31页
        2.6 抗菌肽的制备和分离纯化第31-33页
            2.6.1 直接提取抗菌肽第31-32页
            2.6.2 蛋白质合成法制备抗菌肽第32页
            2.6.3 基因工程制备抗菌肽第32-33页
        2.7 抗菌肽的应用第33-37页
            2.7.1 在农业、畜牧业中的应用第33页
            2.7.2 抗菌肽药物的研发第33-37页
    3. 流感及流感病毒第37-45页
        3.1 流感及流感病毒概述第37页
        3.2 流感病毒的结构第37-40页
            3.2.1 流感病毒的核心第38页
            3.2.2 基质第38-39页
            3.2.3 包膜第39-40页
        3.3 流感病毒的复制第40-41页
        3.4 流感病毒的变异第41-42页
        3.5 流感的预防和治疗第42-45页
            3.5.1 流感疫苗第42页
            3.5.2 抗流感病毒药物第42-45页
                3.5.2.1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第42-43页
                3.5.2.2 M2通道抑制剂第43页
                3.5.2.3 血凝素抑制剂第43页
                3.5.2.4 RNAi技术抗流感病毒第43-45页
第二章 小菜蛾抗菌肽pxCECA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5-55页
    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5-50页
        1.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1.1.1 供试昆虫第45页
            1.1.2 菌株第45页
            1.1.3 质粒载体第45页
            1.1.4 培养基第45页
            1.1.5 溶液和试剂第45-46页
            1.1.6 PCR扩增酶及其它酶类第46页
            1.1.7 扩增引物第46页
        1.2 实验方法第46-50页
            1.2.1 大肠杆菌对小菜蛾幼虫的诱导第46页
            1.2.2 无RNA酶实验器材的准备第46页
            1.2.3 小菜蛾总RNA的提取第46-47页
            1.2.4 总RNA的电泳第47页
            1.2.5 小菜蛾抗菌肽基因pxCECA1的克隆第47-50页
                1.2.5.1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47页
                1.2.5.2 小菜蛾抗菌肽基因pxCECA1和内参muscle actin基因的PCR扩增第47-48页
                1.2.5.3 PCR产物的回收第48页
                1.2.5.4 PCR产物3'末端加A第48页
                1.2.2.5 T-A连接第48-49页
                1.2.2.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9页
                1.2.2.7 转化第49页
                1.2.2.8 转化子的鉴定第49页
                1.2.2.9 pxCECA1基因序列的分析第49-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4页
        2.1 小菜蛾抗菌肽pxCECA1基因的克隆第50-54页
            2.1.1 小菜蛾总RNA的提取第50页
            2.1.2 pxCECA1和muscle actin的反转录PCR第50-51页
            2.1.3 pxCECA1的测序结果和序列分析第51-53页
            2.1.4 cecropin家族抗菌肽的同源性分析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5页
第三章 小菜蛾抗菌肽pxCECA1的表达纯化第55-7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64页
        1.1 实验材料第55-57页
            1.1.1 菌株第55页
            1.1.2 质粒载体第55页
            1.1.3 培养基第55页
            1.1.4 溶液和试剂第55-57页
            1.1.5 PCR扩增酶及其它酶类第57页
            1.1.6 填料及其他器材第57页
            1.1.7 扩增引物第57页
        1.2 实验方法第57-64页
            1.2.1 pxCECA1在pET系统中的表达纯化第57-60页
                1.2.1.1 引物设计及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57-58页
                1.2.1.2 PCR产物的回收第58页
                1.2.1.3 目的片段和载体双酶切第58页
                1.2.1.4 酶切片段的连接第58-59页
                1.2.1.5 连接产物转化E.coli DH5a第59页
                1.2.1.6 转化子的鉴定第59页
                1.2.1.7 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DE3)第59页
                1.2.1.8 pxCECA1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59页
                1.2.1.9 表达产物的可溶性分析第59-60页
                1.2.1.10 SDS-PAGE分析第60页
                1.2.1.11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第60页
                1.2.1.12 融合蛋白的酶切以及pxCECA1的纯化第60页
            1.2.2 pxCECA1在IMPACT-TWIN系统中的表达纯化第60-64页
                1.2.2.1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0-61页
                1.2.2.2 融合蛋白CBD-intein-pxCECA1的诱导表达第61页
                1.2.2.3 表达产物的可溶性分析第61页
                1.2.2.4 SDS-PAGE分析第61页
                1.2.2.5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第61页
                1.2.2.6 pH值对自切效率的影响第61-62页
                1.2.2.7 温度对蛋白产量的影响第62页
                1.2.2.8 Tricine-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第62-63页
                1.2.2.9 蛋白质定量第63页
                1.2.2.10 质谱分析第63-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72页
        2.1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4-66页
        2.2 pxCECA1在pET系统中的表达第66页
        2.3 融合蛋白的纯化以及pxCECA1的酶切释放第66-67页
        2.4 pxCECAl在IMPACT-TWIN系统中的表达第67-68页
        2.5 pH对融合蛋白切割效率的影响第68-69页
        2.6 温度对目的蛋白pxCECA1产量的影响第69-70页
        2.7 蛋白定量第70-71页
        2.8 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的鉴定第71-72页
    3 讨论第72-75页
第四章 pxCECAl的抗菌活性第75-8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5-78页
        1.1 材料第75页
            1.1.1 菌株第75页
            1.1.2 培养基及其它溶液试剂第75页
            1.1.3 其它器材第75页
        1.2 实验方法第75-78页
            1.2.1 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第75-76页
            1.2.2 生长抑制实验第76页
            1.2.3 杀菌实验第76页
            1.2.4 过氧化氢酶释放实验第76-7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8-82页
        2.1 最小抑菌浓度(MIC)第78页
        2.2 生长抑制实验第78-80页
        2.3 杀菌实验第80页
        2.4 过氧化氢酶释放实验第80-82页
    3 讨论第82-83页
第五章 pxCECA1抗流感病毒H_3N_2研究第83-9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3-88页
        1.1 实验材料第83-84页
            1.1.1 实验细胞和病毒第83页
            1.1.2 培养基及其它溶液试剂第83页
            1.1.3 其它器材第83-84页
        1.2 实验方法第84-88页
            1.2.1 流感病毒的复苏第84页
            1.2.2 流感病毒的鉴定和效价测定第84-85页
            1.2.3 pxCECA1的细胞毒性第85页
                1.2.3.1 溶血性第85页
                1.2.3.2 对MDCK和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第85页
            1.2.4 pxCECA1对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抑制作用第85-86页
                1.2.4.1 pxCECA1直接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第85-86页
                1.2.4.2 pxCECA1对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后的抑制作用第86页
            1.2.5 pxCECA1抑制流感的作用机制第86-88页
                1.2.5.1 血凝素抑制实验(HI)第86-87页
                1.2.5.2 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第87-8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8-94页
        2.1 H3N2的鉴定和效价测定第88-89页
        2.2 pxCECA1的细胞毒性第89页
        2.3 pxCECA1对流感病毒的直接作用第89-91页
        2.4 pxCECA1对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后的抑制作用第91-93页
        2.5 血凝素抑制实验第93页
        2.6 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第93-94页
    3 讨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6页
部分缩略词一览表第106-107页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礼部韵略》多音字音义规定及其执行考析
下一篇:台湾原住民保留地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