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意义及工作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4-20页 |
2.1 B/S 模式介绍 | 第14页 |
2.2 C | 第14-16页 |
2.3 开发工具 | 第16-19页 |
2.3.1 Visual Studio 2005 的开发工具 | 第16-17页 |
2.3.2 SQL Server 2000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考试系统需求分析 | 第20-31页 |
3.1 问题提出即需求提出 | 第20-21页 |
3.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页 |
3.3 总体功能需求和边界确定 | 第21-23页 |
3.4 系统详细功能需求 | 第23-30页 |
3.4.1 用户管理 | 第24-25页 |
3.4.2 用户登录 | 第25页 |
3.4.3 课程管理 | 第25-26页 |
3.4.4 章节管理 | 第26页 |
3.4.5 题库管理 | 第26页 |
3.4.6 智能组卷 | 第26-28页 |
3.4.7 试卷管理 | 第28-29页 |
3.4.8 参加考试 | 第29-30页 |
3.4.9 成绩查询 | 第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组卷算法分析与设计 | 第31-45页 |
4.1 智能组卷的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4.1.1 影响试卷质量的因素 | 第31-33页 |
4.1.2 影响试题质量的因素 | 第33-35页 |
4.2 遗传算法理论及组卷优势 | 第35-40页 |
4.2.1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 第35-36页 |
4.2.2 基本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 | 第36-38页 |
4.2.3 传统组卷算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4.2.4 遗传算法特点及组卷优势 | 第39-40页 |
4.3 遗传算法组卷的设计 | 第40-44页 |
4.3.1 组卷的约束条件 | 第40-41页 |
4.3.2 编码方案 | 第41页 |
4.3.3 适应度函数的定义 | 第41页 |
4.3.4 种群的繁殖和遗传算子 | 第41-42页 |
4.3.5 算法实现 | 第42-43页 |
4.3.6 示例及分析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 | 第45-62页 |
5.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5.2 数据库设计 | 第46-52页 |
5.2.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5.2.2 数据库 E-R 图 | 第47-48页 |
5.2.3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第48-52页 |
5.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及说明 | 第52-60页 |
5.3.1 登陆模块 | 第52-53页 |
5.3.2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第53-55页 |
5.3.3 题库管理模块 | 第55-56页 |
5.3.4 智能组卷模块 | 第56-57页 |
5.3.5 试卷管理模块 | 第57-58页 |
5.3.6 成绩查询模块及考试时间控制 | 第58-59页 |
5.3.7 学生参加考试模块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软硬件环境及应用实例 | 第62-68页 |
6.1 软硬件环境要求 | 第62页 |
6.2 应用实例 | 第62-67页 |
6.2.1 考试指导书 | 第62-63页 |
6.2.2 实例操作说明 | 第63-6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