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私募基金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0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页
    1.2 文献综述第8-9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9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9-10页
2. 私募股权基金概述第10-20页
    2.1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第10-13页
        2.1.1 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第11页
        2.1.2 私募股权基金的作用第11-12页
        2.1.3 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第12-13页
        2.1.4 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场地位第13页
    2.2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及经验第13-16页
        2.2.1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经验第13-15页
        2.2.2 英国私募股权基金第15-16页
        2.2.3 亚太地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经验第16页
    2.3 我国私募股权发展现状第16-20页
        2.3.1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2.3.2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第17-19页
        2.3.3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前景第19页
        2.3.4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3. 私募股权基金与我国新兴产业的结合第20-31页
    3.1 我国新兴产业分析第20-22页
        3.1.1 我国产业发展的概况第20-21页
        3.1.2 新兴产业的特点与发展模式第21页
        3.1.3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第21-22页
    3.2 私募股权基金与新兴产业互促发展第22-24页
        3.2.1 私募股权基金拓宽了新兴产业融资途径第22页
        3.2.2 私募股权基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22-23页
        3.2.3 私募股权基金改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第23页
        3.2.4 私募股权基金促进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23页
        3.2.5 私募股权基金促进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第23-24页
    3.3 私募股权基金与新兴产业发展结合机制第24-28页
        3.3.1 私募股权基金来源渠道分析第24页
        3.3.2 关于扩大 PE 资金来源渠道的分析第24-26页
        3.3.3 私募股权投资与新兴产业结合运作机制第26-27页
        3.3.4 私募股权投资所投新兴产业方向分析第27-28页
    3.4 私募股权基金与新兴产业互促模式现状与瓶颈第28-31页
        3.4.1 私募股权基金与新兴产业结合现状第28-30页
        3.4.2 关于促进两者结合的政策与组织监管机制第30-31页
        3.4.3 私募股权基金与新兴产业结合瓶颈第31页
        3.4.4 促进私募股权基金与新兴产业结合的建议第31页
4.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PE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第31-46页
    4.1 高新科技园区第31-35页
        4.1.1 高科技园区的概念第31-32页
        4.1.2 我国高科技园区的现状第32页
        4.1.3 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4.1.4 硅谷发展分析与启示第33-34页
        4.1.5 高科技园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的建议第34-35页
    4.2 三板市场的发展第35-41页
        4.2.1 三板市场概述第35-36页
        4.2.2 新三板市场发展情况第36-38页
        4.2.3 新三板的产业选择与定位第38-39页
        4.2.4 新三板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第39-40页
        4.2.5 新三板扩容打开 PE 投资与退出新渠道第40页
        4.2.6 新三板的扩容将助力 PE 与新兴产业互促发展机制第40-41页
    4.3 创业板的建立第41-45页
        4.3.1 创业板的建立第41-42页
        4.3.2 创业板完善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机制第42-43页
        4.3.3 创业板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搭建平台第43-44页
        4.3.4 创业板市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PE 的互动作用机制第44页
        4.3.5 创业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局限第44-45页
    4.4 地方产权交易所的交易平台第45-46页
        4.4.1 地方产权交易所的概念及现状第45页
        4.4.2 地方产权交易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45-46页
        4.4.3 地方产权交易所建成 PE 和企业间合作发展的桥梁第46页
5. 私募股权基金与地方经济互促模式——以首都为例第46-54页
    5.1 我国经济圈带产业结构概述第46-48页
        5.1.1 渤海湾经济圈第47页
        5.1.2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第47页
        5.1.3 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第47页
        5.1.4 三大经济圈带发展方向及未来融资模式第47-48页
    5.2 首都产业发展方向第48-50页
        5.2.1 北京经济现状与未来规划第48-49页
        5.2.2 北京新兴战略产业规划第49-50页
        5.2.3 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发展平台第50页
    5.3 私募股权基金与首都经济互促模式第50-51页
        5.3.1 吸引私募股权基金对首都新兴产业的建设第50-51页
        5.3.2 北京市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对策建议第51页
    5.4 产业基金与首都经济结合新思路第51-54页
        5.4.1 北京产业基金概述第51-52页
        5.4.2 北京产业基金与首都经济结合的优势第52页
        5.4.3 促进北京产业基金发展措施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7-58页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第58-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酒店业中职生员工生涯教育研究--以南湖职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为例
下一篇:中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